今天终于查到了复试的结果,公费录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回首这一年的考研经历,我不禁感叹那句老话--天道酬勤。于是决定写点东西,既为纪念自己那艰苦的考研岁月,也希望能为继续奋斗在考研战场上的学弟学妹提供点经验借鉴。
我本科专业学的是中文,教育学对我来说是一张白纸,而北师大的教育全国排名第一,我要取得成功,必须得花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因此,我在复习之前都会制定一定的计划,并且监督自己按时完成。 专业课我一共复习了有4-5轮,每一轮,我都是保证自己认真完成,因此,最后成绩是231分,这在北京算是比较好的分数,在总分上也帮我和其他人拉开了差距。
第一轮是基础复习,4月到8月中旬,我认真看完了专业7本书,并做了相应的笔记。个人觉得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不能忽视,虽然离考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也不能懈怠,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长期和短期目标,我当时就用一个专门的本子,然后画上格子,就像日历一样。每天给自己的任务的完成量做一个总结,分别用不同的代码代替相应的内容,如①代表英语单词完成2个单元等等。这样即一目了然,同时也方便查漏补缺,及时调整。 专业在这段时间来看就是打好基础的时候,记住,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取得好结果,就一定要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没有捷径可走。
第二轮(8月中旬到10月)是强化复习,专业书我在8月10号才看完,然后马上去网上买了本北师大版的大纲解析。因为我看专业书的顺序是: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而且当时看教心时也觉得很有意思,又最熟悉,因此,在看大纲时,我是从教育心理学开始的,然后是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研法,这样倒着来看,中途还买了本高教版的最新解析,这样一轮完毕,大概到了十月上旬(每门课平均十天)。因为教育学虽然范围明确,但内容很多,要记忆的东西更是多。更由于我的时间紧张,因此我在第二轮复习时就开始背专业课的大纲,在头脑中留下一个框架,然后逐步细化。
因此,我觉得专业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强化过程,记得不管内容有多少,一定要有计划地完成。这时候的专业可以记大框架内容,并且能适当地做下笔记,加深自己的印象。
第三轮是(十月份到十一月份)巩固复习阶段。这段时间,身边就已经有放弃的口号,因为十月份是网上报名的时期,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到位(主要是暑假),就选择了放弃。因此,这段时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行。据我观察,这段时间,大家都会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别人复习得很有条理,然后,会有些着急和沮丧,这都是正常的,也是必经的一个阶段。把心态放平,然后学会伪装,即使自己确实没有复习好,也要在气势上压倒别人,不要和同学们讨论谁谁复习得多么好,自己是多么没底,这些都是徒劳,浪费时间,倒不如利用这个时间抓紧复习,迎头赶上。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