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析论述题
55、答:(1)终身教育思想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终身教育对国际教育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终身教育的概念,重要一点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他对制度化的教育提出挑战,注重人们个性发展的全面性、连续性,比传统教育更加能够显现每个人的个性。
(2)终身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教育目标的价值预设的个性化;教育过程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人、教育、生活的整合,即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3)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新理解。全民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型的和完善的人。从终身教育的观念来看,教育绝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不是教育的全部,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既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迭加、重复、也不排斥学校的存在与矛盾,而必须内在地包含并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学校教育为基础。
其次,终身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的过程。学习型社会即形成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与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社会,在此社会中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手段。学习不仅包括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是包括整个社会,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积极的,是完整的和富有创造性的。
再次,终身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发展完善自身的崭新思路。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是一个过程,着眼于它的全过程的多个方面的表现,对于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结果应有不同评判标准,也即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使人们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最后,终身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使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更切近。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闲暇教育等教育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为教育发展开辟了空前广阔的前景。
联系个人和社会实际(略)
56、答: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手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上述材料中班主任的德育观和采用的德育方法都违背了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不合适的德育方法。
(1) 德育原则
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
过程的规律性。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①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德育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相结合,使他们言行一致。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注意实践,培养道德行为。
②疏导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知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③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行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分为二”看待学生;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更多资料请访问:考试吧考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