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短时记忆的含义及特点 (普心)
2、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普心)
3、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教育心理学)
4、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统计)
5、标准化测验的含义和提高标准化测验的方法 (测量)
论述:
1、试论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影响问题解决策略的心理因素
2、儿童在其出生后4到5年时间内基本上掌握的言语能力,而且各个种族之间的儿童掌握语言的进程差异很小,试用两种言语获得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3、两种试验设计及方差分析表。(暂缺具体设计和方差分析表,不便与分析)
(1)两种设计分别属于什么设计,各用了多少被试?
(2)实验一的结果说明什么,实验二与一的结果一样吗?
(3)两种设计哪个好,为什么?
简答题:
1、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以及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另一个是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由于与长时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联系,编码后的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必要时还能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2、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1)生物遗传因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不仅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其社会的“遗传”因素。(4)早期童年经验;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5)自然物理因素;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6)学校教育元素;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7)自我调控因素;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
相关链接:
2008年考研试题答案及名师解析汇总专题 |
2008年考研试题答案(英语、政治、数学)汇总 |
2008年考研试题答案名师解析汇总 |
2008考研查分、复试分数线、调剂信息发布预告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