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解析
考研英语 |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政治 |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数学 |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专业课 | 真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Exam8.com) >> 研究生入学考试 >> 专业试题 >> 正文
 2009年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模拟题四
【字体:
2009年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模拟题四
kaoyan.exam8.com 来源:清华在线 更新:2008-7-26 17:32:36 考试吧考研

Part Three  Cloze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choices given below.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by drawing with a pencil a short bar across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in the brackets.
    The space age officially began on October 4, 1957,   31  the Soviet Union launched the modest 185 pound SputnikⅠ, the first artificial satellite to orbit the earth. The following month, Russians successfully launched the 1100 pound SputnikⅡ, 32 carried into space the globe, a female dog named Laika, who suffocated(窒息) on the sixth day of the 33 because of a failure in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craft. But the satellite itself orbited the earth for 162 days and 34on reentering the earth’s atmosphere.
    The United States, playing second fiddle(小提琴) to its superpower 35, orbited its first satellite, Explorer 1, on January 31,1958 . It was a lightweight, 18 pound craft, carrying not animals but sensitive instruments to study the 36 bands of energy in space known as the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 Within   37    fifteen years man had gone to the moon, searching beneath its dry and dusty soil for 38  of life (there were not), and begun probing more distant  39  of the solar system? One physicist, Werner Von Braun,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is odyssey(史诗), especially in  40   the bold scheme for the 1969 landing of three Americans on the moon.

31. A. and  B. when  C. then  D. before

32. A. which  B. in which  C. that  D. it

33. A. course  B. flight  C. orbiting  D. passage

34. A. crashed  B. hit  C. damaged  D. burned up

35. A. rival  B. partner  C. enemy  D. friend

36. A. intense  B. sharp  C. passionate  D. violent

37. A. following  B. another  C. the next  D. the past

38. A. indication  B. sign  C. symbol  D. reference

39. A. universe  B. sphere  C. realms  D. space

40. A. inventing  B. planning  C. devising  D. plotting

语文部分

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苏轼咏西湖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早已脍炙人口。古人所作西湖游记,写雨者亦殊多,然泰半为雨朝、雨夕,鲜有写其雨夜者。一九五六年,我于西湖作三日游。一日下午突布云幔,满城皆暗,未几,雨脚东来,若轻纱,若薄雾,罩西子于帘幕之中。但见南北高峰,憧憧浮动;白苏二堤,隐漾若无。少顷雨急,则孤山、湖心亭一带,草痕树影全模糊了。斯时方觉西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若以拟人法喻之,西湖恰似十七八岁女儿家于幕后含颦,大可人也。

  此次来杭,正值中雨,蛰伏旅馆中半日,颇感局促。入夜,杭城友人L君邀约夜游,遂擎一雨伞出。时雨阵方敛,转为潇潇,步行至湖滨公园。觅一石凳坐憩。面对雨夜西湖,默不做声,惟闻雨滴击伞,噗噗作响。

  西湖雨夜,别有一番雅致。湖山楼阁,仿佛被天公泼墨染却,一派漆黑,更不能辨其轮廓。然沿湖半圈灯火,交烁明灭,望似星城。比我往年所写诗句“夜雨秋灯青似萤”,更为壮观了。

  又过片刻,雨声渐息,周匝天地,绝不似有人迹者。我不免笑问L君:“你不觉得太清静了吗?”

  L君默默良久,方才答道:“此时无声胜有声。”

  好一个“无声胜有声”!灵机一动,我很快凑成四句:“无声有声,夜雨秋灯。心随何往,数点青萤。”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当然不敢说是得了禅机。 

31.文中写“西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其中最能表现这种美的特征的一个词是
A.清   B.濛
C.淡    D.雅

32.文中写之所以欣赏“西湖雨夜”之景的美在于
A.幽静寂寥,顿悟禅机   
B.空阔旷远,引人遐思
C.娴静幽雅,令人沉醉   
D.幽寂恬静,物我一体

33.下面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中最确切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点面结合手法描绘西湖雨中景色,先概括勾画出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再以西湖夜雨为点,重点突出雨中西湖之夜的奇特风光。
B.本文以苏轼咏西湖名句为总领,然后分别描绘西湖昼夜不同时辰“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美景。
C.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作总领,再以白日西湖雨景作缘引,然后着重描绘了西湖夜雨的“别有一番雅致”,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D.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对西湖美景作概述,然后细致地描绘了白日西湖的绮丽风光和西湖夜雨的奇特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34.文中“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作者领悟到的哲理是什么?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A.作者自以为领悟了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包含的哲理意味。
B.作者领悟到了无声与有声的关系,无声的意境比有声的环境更美。
C.作者领悟到西湖风景的美,全在雨夜无声之中。
D.作者领悟到只有在“无声”的时候,才显示西湖的美。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四题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这句话,通俗易懂,可其所含的意思却十分深邃。说其是警世格言,世世代代为座右铭;说其是做人的哲理,个中的真善美的确意味深长;说其是言简意赅的号召,由其激发的辐射力、凝聚力着实难以量计。“吾貌虽瘦”,从字面上理解,刻画的是主体一方在形体上“衣带渐宽”的实况。而从这句话的实质意义上讲,大都反映的是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方志敏的清贫是一种廉洁奉公意义上的“瘦”,张思德的安于烧炭是一种不计名利意义上的“瘦”;白求恩、焦裕禄以身殉职更是一种献身意义上的、被人们引为骄傲的“瘦”,等等。这类安于“吾貌虽瘦”的举止,源于追求“天下必肥”的高尚境界。他们深知没有一个心甘情愿的“吾瘦”,已得的“天下必肥”可能丧失,欲取得的“天下必肥”,很可能是海市蜃楼;没有一批批“吾瘦”榜样的带动,即“从我做起”,便难以形成以“吾瘦”为荣的浩然社会正气,“天下必肥”亦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吾瘦”引发的反馈力巨大,正如陈毅诗云:“民当敬清贤。”这里指的“清贤”乃“吾瘦”,由于“敬”出自民众之肺腑,融汇“鱼水情”,“吾瘦”者的感召必能换得硕大动能回报,为“天下必肥”竭尽全力。

35.“吾貌虽瘦”在文中所论述的意思是
A.我的形体虽然瘦了      
B.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 
C.廉洁奉公、不计名利、献身
D.从我做起

36.对方志敏、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几个事例之间标点符号使用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述对象不同。逗号前后是一层并列关系,分号前后分别是战争与和平时期人物的另一层并列并列关系。
B.论证角度、层次不同。逗号前后是从个人利益受损意义上说的;分号前后是从献身意义上说的。
C.论述对象的行为意义不同。方志敏和张思德是就其廉洁而言,白求恩和焦裕禄是就其奉献而言。
D.前后关系不同。逗号前后是并列关系,分号前后是递进关系。
 
37.“这类安于‘吾貌虽瘦’的举止,源于追求‘天下必肥’的高尚境界”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A.总结上文,指出事例的性质。
B.启示下文,对论述“吾貌虽瘦”的思想来源进行论述。
C.“这类”承上总结,“源于”启下论述,有过渡作用。
D.总结上文,指出“吾貌虽瘦”的思想来源。
 
38.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
A.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使万民景仰,并受到鼓舞,共同为“天下必肥”作贡献。
B.“吾瘦”者的精神感动了民众,并成为民众前进的动力,为“天下必肥”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C.“吾瘦”者的行为是为了获得自己进一步奋斗的动力,从而为“天下必肥”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D.“吾瘦”的献身精神感动了民众的心,使民众从心底产生敬意,于是上下一致,齐心协力,(精神变物质)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推荐文章:200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真题

       2007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真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happyrainstone    责任编辑:happyrainstone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版权声明
   如果本考研网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站内导航  客服中心  友情链接  考试论坛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4-2008 考试吧考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677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62168566 传 真:010-62192699
百度大联盟黄金认证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06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