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资讯 > 考研动态 > 正文

考研政策七问:我们需要多少研究生?

  规模之问:我们需要多少研究生

  200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11.05万,2002年19.5万,2003年27万,2006年40万,这个数字在2008年略有回落,变成了39万,而2009年又扩招5%,2010年更是扩招至47.2万。有人说我们的研究生还是太少,扩招是大势所趋;有人说研究生已经在步本科扩招的后尘,硕士已沦落到和白菜一个价,研究生扩招导致培养质量下降,不少应届硕士生开始后悔三年前没有选择就业……到底谁是谁非,研究生招生又该何去何从?多大的规模才是真正符合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国情?规模之问让我们共同关注: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研究生?

  机制之问:研究生培养机制如何改革

  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扩招速度过快,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理由质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除此之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经费管理等因素,也会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保障高校招到真正有学术追求和培养潜质的研究生生源,如何保障研究生真正把精力用到学习和研究上,这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从2006年开始,3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2007年,17高校研究生培养不再分公费自费。2008年,扩大到56所高校参加改革。2009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部(委)属高校。培养机制的改革无疑给学校和学生都带来了新的考验。

  学生更关注与自己的学费,是上一个收费很高的好学校,还是上一个自己有可能得到奖学金的差一些的学校,成为学生在报考时需要思考的另一问题。而学校则更担心招生的生源问题,在收费的压力下,如何能将优秀的生源招到自己门下,如何进一步缩小不同地域和水平的学校之间的差距,成为学校头疼的问题。有人说培养机制改革是费用的改革,有人说培养机制的改革是从制度上根本上的改革。2011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将继续进行,在探索和进行中我们还是要多问一问:我们的培养机制改革真正需要改的是什么?需要怎样改? 改革的突破点又在哪?

  趋势之问:全日制专业硕士何去何从

  专业学位硕士,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目前耳熟能详的MBA、MPA都是属于专业学位范畴;说陌生,因为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2010年继续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可以说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彻底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5年内实现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可尴尬的是,当各大高校继续扩招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时候,考生们并不“买账”,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偏少,不少高校专业硕士招生要靠调剂才能招满生源。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保送专业硕士的机会而宁愿选择在校园里过着被戏称为“猪狗不如”的考研生活。

  一边是考研报名持续火爆,一边则是政策大力扶持的专业学位硕士遭遇“冷表情”。我们不禁要问:“专业硕士”怎么了?有人说专业硕士定位不明晰、改革不彻底,有人说专业硕士就业前景不明,又有人说读专业硕士需要相对较大的经济开支。2011年,国家还将继续扩大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将何去何从?

  公平之问:保送研究生如何恪守公正

  在坊间,关于保研的调侃在任何一个考研周期都历久弥新: “保研的人过着猪一样的生活,求职的人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考研的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对于大多数无缘保研的考生来说,保研对他们是一种奢望,也是一种威胁,2010年,以北京大学等名校为首的各大高校又在今年宣布增加免试生比例,名牌高校的热门专业推免生比例大多超过半数,有的专业甚至全部招收推荐免试生,考研的竞争愈加激烈。

  对名校热门专业推免生比例迅速增长,赞成者认为名校本科生质量更高,且能更好地促进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衔接;而质疑者则认为,名校热门专业保送生比例增大,意味着较低层次高校学生报考这些名校的热门专业难度增大,有违教育公平。

  激烈的竞争给了考研生加倍努力复习的压力,但是无可逆转的是还有大多数考生要惨烈的“牺牲”在考研的战场上。日益增加的保送生名额,刺激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动力,同时,为了争取保送名额而引起的系列暗箱操作也开始蠢蠢欲动,毕竟,只要有机会保研,是没有人愿意经历长达一年身心俱疲的考研复习。那么,如何才能完善保送制度,从而保证保送生从申请到筛选直至入学过程都恪守公正呢?

  公信力之问:考研复试暗藏多少玄机

  参加一场完整的研究生考试,从开始准备直到被录取,就像打一场战役,过五关斩六将,你可以保证这一环节胜出,但是下一环节是否暗藏玄机,能否躲过明的暗的各路对手,有时候不得不靠运气。对于考研复试,由于其设置的自主性,考量标准的不确定性,一边让渴望公平的考生忧心忡忡,一边让善于利用门路的考生沾沾自喜。

  在新一年到来的时候,考研复试不公正的问题依旧存在,在这里,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避免考研复试作弊的行为,更需要重新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设置复试这个环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复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复试考核标准?

  方向之问:产量膨胀 质量下降,我们的研究生出处何在?

  媒体前不久披露:中国在读博士生人数已经由1999年的5.4万人增至2009年的24.63万人,由此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硕士研究生报考更是“高热”不退,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达151.2万,突破历史新高。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有人如是形容高校扩招后各类学生增多的状况。在研究生数量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拷问”,研究生数量膨胀过快,直接导致目前研究生教育师资不足,培养质量受损。不少研究生处于“放羊”状态。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基本是“自学成才”。而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也频频见于报端。为此,我们不禁要问:研究生学历真的贬值了?我们的研究生出处到底何在?

  权益之问:谁来监管考研辅导市场的“黑洞”

  自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家考研培训机构成立以来,我国考研市场只有短短不到30年的发展历史。然而自1995年以来,“考研热”带来的快速增长的培训需求形成了日益庞大的考研市场。大量的考研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考研培训机构总量已达到了1500多家。

  有人曾对一些高校密集地区的考研培训机构做过粗略统计,一家规模不大的考研机构的年利润轻轻松松就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据业内人士估算,按照平均每个学生花费1000元保守计算,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为151万,考研培训的市场规模就可达到15亿元。

  如此庞大的培训市场,如此丰厚的利润,各家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就愈演愈烈。激烈的竞争直接导致了考研培训机构发展的良莠不齐,这就不难理解有些机构通过不正当竞争和触犯法律及有关规则底线来获取利润。

  而对于考研辅导机构的监督管理问题,我国始终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教育部一再对高校考研辅导班“叫停”,但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机构却大有高歌猛进之势。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的教育部门只负责考研培训机构的教学行为,工商部门只管理考研培训机构的市场行为。由于国家没有明文规定,考研辅导机构究竟由哪个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从而使得这一行业长期处于一种“三不管”状态,即教育部门不管、地方政府不管、工商部门不管。

  由此,考研辅导市场背后太多的“黑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谁来监管考研辅导市场?究竟谁来保障学生的权益?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haoyan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