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资讯 > 院校信息 > 正文

中国农大把研究生课堂搬到了农民的实验田

  在曲周,有两个农大的研究生小伙,天天蹲进玉米地里,发现问题能解决的就及时解决;拿不准的,就与学校老师或当地农技人员沟通,找解决办法。为让农民朋友了解更多的夏玉米“双高”关键技术、玉米病虫害防治、辨别化肥真伪等各种知识,他们还在示范基地的田间地头设计制作了“农业科普长廊”。如今,雷友、曹国鑫已成了农民们的“自家人”,被当地正式聘请为农业技术员。

  雷友、曹国鑫是2009年5月由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即双高)示范基地”揭牌时,为给“双高”创建活动提供科技支持,留在当地,与农技人员一道为农民朋友提供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的。

  “今天是新年第一个培训日,我们参与了冬季‘双高’培训第37场和第38场,现场火热朝天,在如此寒冷的冬天里参与培训的农民热情不减。”这是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雷友、曹国鑫,向导师发回的2010年第一期工作日志中的其中一段话,言词中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喜悦心情。

  为推广“双高”技术知识,农大示范基地在曲周白寨乡建立了科技小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李晓林教授等教师也带着学生住进了小院,与当地农技人员一道为农民朋友们提供科技指导。小院不仅是驻基地师生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场所,也是向农民讲授农业科技知识、联系农民群众的桥头堡。为改善核心示范区所在村农民的培训条件,示范基地还筹集部分资金,在甜水庄村、司寨村和马布村等建立了多个科技小院,目前,这些科技小院已成为农民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农大师生和技术员开展技术培训的场所。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促进“双高”技术示范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了让农民能够按照统一规程进行田间管理,“科技小院”开展了多次讲座,由农大师生编写教程,让当地农技人员用方言给农民们讲授,效果明显。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宏彦老师、王冲老师带领09级硕士生曹国鑫、雷友,精心编写了《夏玉米技术规程》等宣传材料,在科技小院和示范田周边树立了玉米种植科普宣传栏。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夏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玉米病虫害的防治、辨别化肥真伪、玉米秃尖的病因和防治、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治方法、玉米化学调控措施等农民朋友最关心的作物栽培和土肥管理知识。这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科技小院”常常是农民落座,而许多人常常会像“宝贝”一样追着索要宣传材料。

  科技培训也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尤其是曲周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曲周县县长白钢亲自组织了全县技术培训动员会,县委书记申玉娥和县长白钢还亲自下村参加培训。

  中国农大党委副书记翟志席感谢曲周县领导对“双高”基地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说:“曲周是中国农大的家。在这个大家庭,我们感受到团结合作的温暖和力量。”

  为更好的及时掌握玉米长势,农大师生们更多时间是扎在玉米地里。他们在玉米地里发现谁家的玉米管理不符合技术要求,谁家的玉米出现了病虫害,都会根据标牌找到玉米地的主人,上门指导。 去年7月,曲周遭遇了大风降雨天气,许多玉米出现了倒伏现象。当吕增银急忙赶到自家玉米地时,却发现农大的师生早已在地头查看玉米受害情况。“过去,我们看到玉米倒伏后,就会把它们重新扳直了,”吕增银想起当时的情景,不无感激地说:“李老师、小曹、小雷他们就跟我们说,不能扳,一扳反而会让它折断,要让玉米自已生长。”在玉米地里,吕增银指着一排明显有些弯曲的玉米:“这些就是倒伏的玉米,你看,结的玉米多大个!”

  在曲周实验站的实验地里,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另一批师生也长期坚守在这里,他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跟踪观察测量玉米地的土壤、肥料、空气等各种数值的变化,探索着“高产高效、环境友好”的大课题。

  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农大师生与当地农民成了朋友。如今,除了上课就泡在曲周玉米地的李晓林教授成了当地农民最熟悉的贴心人,“小曹”、“小雷”也成为当地农民口头最亲切的称呼。

  笔者了解到,原来中国农大与曲周早就有着不解的情缘。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农大帮助曲周县实施了改土治碱工程,造福了一方百姓。36年来,农大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优势,积极融入地方农业发展,把培养研究生课堂搬到了农民的实验田,为推动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县长白钢说,在曲周,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追求科技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一种科技意识和科技自觉。曲周有个独特的机构———“县校合作办公室”,由主管副县长担任主任。为什么设立这么一个机构?县委书记申玉娥说,历届县委、政府有一个接力了36年的共识,那就是———中国农大是曲周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有力支撑。

  全国农科教联盟网基站在曲周首家开通,通过农科教联盟网,曲周农民实现了与首都农业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农民网上问计、专家在线答疑、传播农技知识、发布最新信息,这些在原先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在曲周实现了,农科教联盟成为曲周发展现代农业的信息服务平台。

  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了曲周全县整体科技实力的增强,曲周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中国农大与曲周携手36年,既惠泽了曲周大地,也锤炼了农大师生,精英辈出。盐碱地上走出了石元春、辛德惠两位院士;走出了石元春、毛达如两任中国农大校长;走出了一位中国农大党委副书记翟志席;走出了像李晓林、江荣风教授等40多名博士、硕士生共有200余人。农大的宗旨就是要让科学精神在曲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星火相传。

  农大“长江学者”、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决心与曲周人民一道为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而努力。张福锁把这次“双高”示范的试验喻为农大师生在曲周的“二次革命”。 “双高“示范基地”的目标已经实现了 ,玉米万亩集中连片亩产700公斤、核心示范区达到800公斤的可喜成果。计划小麦万亩集中连片亩产550公斤、核心示范区达到600公斤,同时提高10%-20%的肥料利用效率,亩均增产20%。

  “良种良法”夺得了大丰收,打消了许多农民当初的疑虑,“双高”示范也更受欢迎。为了让更多农民了解“双高”示范,让更多农民了走上致富道路,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在示范地召开了现场交流观摩会,许多没有参与示范的农户都对“良种、良法”动了心。

  现场会上,曲周县委书记申玉娥算了一笔账:曲周农民如果都采用“良种良法”,实现“双高”生产后,全县玉米亩产平均增产20%,全县总产量将增加7400万斤,农民将实现增收7500多万元。”

  而农大张福锁教授心中则盘算着更大的一笔账:如果全国玉米平均增收20%,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值,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是怎样的促进呢?

  农大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把实践活动对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结合曲周实际,编制了科学发展的“曲周版本”,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开放兴县、商贸活县、科教强县”四大战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县校合作、改革开放、优化环境”五大重点,全力以赴抓落实,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曲周将抢抓机遇,快速行动,确定了“乘势振兴,率先崛起,经济总量四年翻番,向邯郸东北部中心城市迈进”的发展目标,以龙头带产业,抓项目增后劲,搭平台促创业,在经济危机的不利形势下,全县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