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咨询师带领大家对我国的名校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梳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名校的数量是相对稀少的。全国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有400多所,而我们上次提到的名校也不过40多所,可见,竞争是必然的。我们广大想要考入名校的学子需要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呢?专家建议大家,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另一方面,则是要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中,讲求策略,从而使我们在备考伊始,就能够在战略方向上胜过自己的竞争对手,为自己考入名校增加必要的筹码。
(一)名校中的非热门专业
在每年的研招过程中,我们都会发现,很多名校的相当一部分专业都会出现招不满或报考人数过少的现象。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就如同高考填报志愿,很多名牌高校经常会出现招不满或报考人数过少的情况。我们在这里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这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为我们选择名校提供帮助。
下面是2009年报考热度最高的十大专业,按照排名的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外国语言学、会计、企业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英语语言文学。以上这10个专业的报考人数占当年整个报考人数的10%左右,而每年全国有近400个专业招收研究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广大考生对目标院校以及专业的选择呈现出一种畸形分布的态势。有些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名录取比例甚至高达50∶1,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大学的某些热门专业,年年都会出现400多分的江湖高手被淘汰出局的惨烈局面。为了避免进入这种畸形分布之中,成为竞争的牺牲品,广大想要考取名校的同学不妨关注一下这些名校的非热门专业。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们在这里一直提及非热门专业,而不用冷门专业这样的词汇,其原因是,专业的冷热是相对的,今天非常热门的专业的,在明天很有可能就是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今天名不见经传的边缘化专业,在明天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人人向往的专业。现实的事例有很多,例如在我国的80年代,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并不是热门专业,而到了上世纪末,这些专业俨然成为了非常抢手的专业。再如上世纪末大家都争相报考的生物技术专业,而事实上,读了此专业的同学,大部分都会为自己当初的草率决策以及随大流的无主见行为后悔不已。可见,专业的冷热仅仅是相对的,广大考生千万不可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跟风,盲目地关注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占相当比重的非热门专业。
那么,如何使我们广大考生通过这些数量可观的非热门专业踏入名校的大门呢?教育专家在这里将向广大考生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1. 关注“报录比”
报录比,顾名思义,是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关系。在考研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都会体会到“报录比”的重要性。教育专家认为,“报录比”是我们选学校、选专业的基础之基础,一个熟练掌握某校某专业历年“报录比”的考生,在起跑线上就已经领先别人半个身位了。在搜集“报录比”资料的过程中,也非常有讲究。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名校的招生来源分为两个部分:推免生和统招生,所以,我们在搜集“报录比”资料时,一定要注意搜集排除掉推免生的统招生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数据。同时,广大考生还应注意,要搜集至少三到五年的“报录比”数据。当我们搜集到这些数据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所名校,每年都有“报录比”低于或等于1 的专业。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和观察,我们还会发现,有不少专业连续一到两年都出现了“报录比”徘徊在1附近的情况,还有一些专业呈现出明显的大小年迹象。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此校乃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学府,具有非常雄厚的人文社科师资力量以及先进的实验室,是广大考生向往的高校。就是这样一所高校,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报考人数不足的专业。拿2009年的招生和录取情况来看,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理学院的应用化学专业、环境学院的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部分专业、农业推广硕士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都出现了生源不足的现象,还有很多专业虽然没有类似的现象,但是报名录取比例却都在5∶1以内。同时,我们还发现,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应用化学等一批专业连续三年的“报录比”都稳定的保持在1左右,考取难度是相当低的。类似的情况可以推及到全国其他的著名高校中,这些高校每年都会有相当一部分专业的“报录比”都是在广大考生可争取的范围之内的。透过对“报录比”的关注和掌握,我们会突然觉得,有相当一部分的名校专业,离我们并不遥远,考入名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2. 文理交叉报
所谓文理交叉报,就是指学习文科专业的考生可以通过报考顶尖的理工强校的文科专业实现自己的名校梦,同样道理,学习理工科专业的考生可以通过报考顶尖的文科强校地理工类专业实现自己命运的转变。
对于要报考文科类专业的考生来说,把国内的一部分理工类名校纳入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不失为一个较为理性的想法。国内的理工强校有很多,具有典型性的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等,这些高校理工类实力非常雄厚,但是为了建设世界知名大学,这些高校在近几年都在不断地扩大本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办学实力。虽然文科实力稍逊色于国内顶尖文科名校,但是,这些高校踏实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优秀的管理能力必将给广大校内学子带来终生受用的财富。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该校乃是我国工科实力位列前三甲的强校,但是,我们通过对其历年的“报录比”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该校的很多文科专业的报名录取比例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例如该校的法律硕士,今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律硕士专业最低分数线320分,上线人数均有复试资格,且最终大部分考生都能如愿实现自己的名校梦。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理工科高校中,这些高校的文科专业常年出现生源不足或报名录取比例偏低的现象,但是,这些高校由于具有非常雄厚的整体师资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其文科专业还是具有非常不错的前景的。
对于要报考理工类专业的考生而言,同样可以考虑一些出色的文科高校。虽然我国过去重理轻文,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也涌现出一些素质过硬的文科名校。它们中代表性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这些院校具有非常雄厚的师资队伍和非常活跃的人文氛围,同时,为了适应办学规模的要求,这些高校近些年来相继开办了一批具有良好应用性的理工类专业。虽然这些院校的理工类专业与理工名校有一定得差距,但是这些高校基于自身的人文优势开办的理工类专业都非常注重培养文理复合型人才,使得学习理工类的学生不仅仅关注本专业的知识,同时也注重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常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每年该校的物理系、化学系和信息学院的报录比大约都在5∶1之内。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中,报录比远远低于很多理工类名校,但是,这些文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信息类人才具有非常良好的人文基础和沟通、协调能力,与很多理工名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职场上非常具有竞争力。所以,想要报考理工类专业的考生不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感受名校的气息和学习氛围。
(二)高校合并带来的机遇
2000年,我国为了跟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提高国内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对现有高校进行了新的整合和重组。因此,一些规模较小的院校合并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综合类名校中,成为了名校当中的一份子。
具有代表性的现象是,很多医学院并入到了周边的综合类高校之中,成为了名校的一员。虽然,很多医学院成为了名校的一份子,但是,它们的报考难度却没有得到同比例的提升。以武汉大学医学部为例,武汉大学医学部前身是湖北医学院,该院知名度不高,报考难度不高,并入武汉大学之后,其报考难度依然没有明显的提升。但是,由于武汉大学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和技术平台,该院的办学水平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改善,国际交流的水平有了极大地提升。再如重庆大学医学院,其前身是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借助重庆大学的发展平台得到了与合并前相比更多的教学和科研资源,但是其报考难度却没有明显的变化。
2000年的高校重组,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同时,对于广大渴望考入名校的学子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广大考生所要做的就是,在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同时,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自己的名校梦创造条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关注名校的非热门专业,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专家所介绍的这些曲径通名校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代,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关注自己身边的隐性资源,努力寻找一些能够使自己事半功倍的“曲径”,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具体到考研备考中,作为考生,我们在考虑热门专业的同时,更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在专业总数中占大多数的非热门专业。正是因为有大量非热门专业的存在,才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去接近名校,感受名校提供给我们的浓厚学术气息和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非常可贵的智力资源和精神财富。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