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文专业,有的人会想到摇头晃脑念着“之乎者也”的儒者;有的人会想到对中国文学了如指掌、侃侃而谈的文豪;有的人会想到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文字工作者。其实,中文专业并不局限于文学和文字上,也不仅限于中国的文学和文字。对于“文”的探讨,记者分别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姚小鸥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的赵雪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张鸿声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教授。
学科特色:百“文”齐放,百“文”争鸣
初见姚小鸥教授,他俨然是一位沉淀了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学者。当接过张鸿声院长的名片时,记者发现院长的名字用的是繁体字,古韵犹存,忍不住问道:“所谓中文,是不是倾向于中国古典文字、文学的研究,比如现在世界闻名的儒学?”姚教授摇了摇头,和蔼地笑了:“首先,中文这个专业包括很多方面,而各个学校的中文系又有不同特色。”
中文专业总体分为文学和语言两部分。总的来说,中文专业是一个大的范畴,是一个既囊括古今中外文学又囊括中国古代、现代语言学的专业。教育部在各高校建立了各专业的研究基地,如北京大学的文献学基地,复旦大学的古代文学基地,北师大文艺学基地等。
学科建设:“声”“文”并茂,各有千秋
中文专业名列前茅的学校利用不同的“文”径打响了自己的声望。
据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的赵雪教授介绍,北大中文系的语言和文学是分开的,从本科开始就分得很细了。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兼容并包”的思想从那时候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中文系领悟蔡元培校长的思想精髓,崇尚自由、民主、科学,不仅时刻跟随着科学的前沿,而且形成了学科“专”的建设特色。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教授说,北大中文系研究生院有7个博士学位点、11个硕士点,其中涵盖了24个专业方向,并且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北大中文系在本科培养阶段分为文学、语言学、文献学、应用语言学四类,其中,应用语言学是文理生兼收的。本科专业特点鲜明,而研究生大部分来自于本科的推免生,秉承了本科分类“专”的特点。
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科建设独树一帜,拥有7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1个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点一级学科、一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姚小鸥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基地兼职教授。他说,复旦中文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分别设在中文系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很强,在古典文献、语言学的研究方面亦颇有建树。文学批评史更是被专门分出来作为专业强项。北京师范大学在解放前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部,学科突出一个“全”字,除了古、现代文学,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也比较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文艺学。文艺学引进西方现代理论,在戏剧、剧本上卓有成就。
备考建议:基础宽厚,术业专攻
张鸿声教授说,一般情况下,在初试过程中,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无非考的是考生的概括能力。论述题考的不仅是考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力,还有概括分析的能力。考生的思想不一定有多新多怪,但是要专,了解这一知识点的全面内容,并能进行深度理解。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重基础,把知识点系统、完整、全面地串起来。
复试阶段侧重考能力,分为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两部分。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敏捷,表达能力要清晰。在准备过程中,考生还是要以基础知识为基准,但在表达过程中要思维开阔,擅长利用题目中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这样才能体现得更专业。张教授说:“组织语言的过程就是一种表达的过程啊!”
如何看待近年来对外汉语考研热的现象?张教授认为,中文是一个融会贯通的专业,学好其他课程也可以有能力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学习中文就是要积累宽厚的基础,并在某一学问上有专攻。
漆永祥教授说,北大的特色是无论考哪个方向都要考一个综合卷。综合卷对于文学、语言学、文献学三方面都有涉及,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课程准备涉及全面,在复习时,考生可适量选择参考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文专业是通向中国传统文化璀璨瑰宝的一把钥匙,备考中文专业研究生的考生,请珍惜这把钥匙,当你获得它并用它开启一扇大门时,你会看见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就业方向:见多识广,随“机”应变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张鸿声教授说,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学中文最大的优势就是见多识广,这使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更能应机遇而变。
中文专业的研究生,其实应该是多面手,既具备从事中文行业的素质,又具备从事相关专业的能力。中国传媒大学在除中文外的其他专业研究生考试中,经常涉及一本专业课书叫作《文史要览》,足以看到“文”在其中的分量。同时,在这所学校的学习环境中,“文”和传媒相得益彰,如影视研究这一块就可分为艺术、文学、传媒三个方面。有了这个平台,中文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也可以去电台等媒体实习、工作,既具备传媒经验又具备中文功底的中文专业学生总能脱颖而出,成为传媒行业的佼佼者。
漆永祥教授也认为,中文系的学生就业面宽,尤其是硕士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好。因为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功底、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清晰的人文思想脉络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在工作中,他们通常有更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这个专业可以称得上是“万金油”。毕业生可塑性非常强。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