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自学考试 > 模拟试题 > 公共课 > 正文

2012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练习(2)

  81.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 )。

  A.商品绝对过剩

  B.商品生产过剩

  C.商品生产不足

  D.生产效率低下

  8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资产阶段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各个政党之间的矛盾

  C.落后的生产力和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D.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83.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停止倒闭,失业人数不再增加,但商品销售仍很困难,信贷关系呆滞,这是( )的特征。

  A.繁荣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危机阶段

  8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 )。

  A.生产过程的阶段性

  B.消费过程的阶段性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D.产业利润分割的阶段性

  85.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包括( )。

  A.c+m

  B.c+v

  C.v+m

  D.c+v+m

  86.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 )。

  A.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B.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资本家对于个人的剥削程度

  87.平均利润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表现为(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流动资本的产物

  C.固定资本的产物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88.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不再按价值销售,而是按( )销售。

  A.生产成本

  B.生产价格

  C.平均利润

  D.剩余价值

  89.平均利润形成之后仍然存在超额利润是因为( )。

  A.商品的生产成本与价值之间存在差额

  B.商品的生产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差额

  C.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利润之间存在差额

  D.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存在差额

  90.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

  A.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D.销售商品,补偿各种费用

  91.商业资本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

  A.商业资本的数量越多越好

  B.商业资本所占的比例超过社会必要的限度

  C.商业资本所占的比例不超过社会必要的限度

  D.商业资本的数量越少越好

  92.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的利息是( )。

  A.借贷资本所有权的产物

  B.借贷资本使用权的产物

  C.借贷资本自身的增殖

  D.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93.银行利润的来源是( )。

  A.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的平均利润

  B.银行雇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存贷款利息

  94.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 )。

  A.股东会

  B.独立董事

  C.监事会

  D.经理

  95.股份公司是以( )为前提的。

  A.资本的所有权和占有权统一

  B.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C.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统一

  D.资本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分离

  96.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

  A.是由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

  B.是由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形成的

  C.是由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

  D.是由某种土地的特殊优越性和稀少性而形成的

  97.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 )。

  A.优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B.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C.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D.各类土地的平均条件决定的

  98.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土地的肥沃程度

  99.农业资本家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 )。

  A.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

  B.不缴纳级差地租,要缴纳绝对地租

  C.要缴纳级差地租,不缴纳绝对地租

  D.既不缴纳级差地租,也不缴纳绝对地租

  100.( )是资本化的地租。

  A.租金

  B.土地价格

  C.土地价值

  D.货币资本

  101.认识是在( )中产生的。

  A.主观意识

  B.劳动实践

  C.社会分工

  D.手脚分工

  10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 )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阶级性

  D.革命性

  103.认识发展的动力是( )。

  A.内部矛盾

  B.主要矛盾

  C.矛盾

  D.实践

  104.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105.马克思主义以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没有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C.不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

  106.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

  A.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B.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被反映的统一

  C.认识的过程是改造与被改造的统一

  D.认识的过程是创造与被创造的统一

  107.理性认识的形式不包括( )。

  A.知觉

  B.判断

  C.概念

  D.推理

  108.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而抽象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属于( )。

  A.可知论

  B.先验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109.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

  A.诡辩论的观点

  B.经验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110.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 )。

  A.反映论

  B.可知论

  C.唯物论

  D.辩证法

  111.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1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为人民服务

  D.共同富裕

  113.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

  A.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主观符合客观的原则

  D.“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14.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

  A.物质生产

  B.生活习惯

  C.地理环境

  D.社会环境

  115.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社会意识可以分为( )。

  A.统治阶级的意识与被统治阶级的意识

  B.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C.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D.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116.不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有( )。

  A.政治思想

  B.法律思想

  C.艺术

  D.语言学

  11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在于(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18.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 )。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119.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D.产品的分配方式

  120.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不包括(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社会形态

  121.下列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有( )。

  A.政治

  B.法院

  C.法律

  D.艺术

  122.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下列各项不属于这三大社会形态的有( )。

  A.传统的农业社会

  B.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

  D.物的依赖性社会

  123.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欧洲的日耳曼民族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而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直接建立起封建社会,这说明( )。

  A.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B.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C.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D.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124.社会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25.阶级首先是一个( )。

  A.政治范畴

  B.经济范畴

  C.思想范畴

  D.社会范畴

  126.下列关于社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社会革命是阶段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B.社会革命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C.社会革命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D.社会革命是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127.社会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B.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C.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D.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128.文化具有的根本特性不包括( )。

  A.永久性

  B.兼容性

  C.自由性

  D.创造性

  129.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其中不包括( )。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30.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指( )。

  A.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

  B.各行各业的知名人物

  C.在历史上打下自己印记的重要人物

  D.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31.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

  A.科学实验

  B.教育实践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物质生产实践

  132.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A.科学实验

  B.教育实践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物质生产实践

  133.空间的特点是( )。

  A.一维性

  B.二维性

  C.三维性

  D.四维性

  134.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客观唯心主义

  135.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 )。

  A.先验论

  B.不可知论

  C.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136.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A.时间

  B.空间

  C.运动

  D.发展

  137.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13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139.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 )。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40.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这倾向属于( )。

  A.本本主义

  B.人本主义

  C.经验主义

  D.教条主义

  14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阶级斗争分析法

  C.矛盾分析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

  142.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D.理论联系实际

  14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 )为基础的。

  A.创新性

  B.实践性

  C.阶级性

  D.集中性

  14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的统一。

  A.创造性和科学性

  B.创造性和阶级性

  C.科学性和革命性

  D.阶级性和革命性

  145.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政治经济学

  D.唯物主义辩证法

  1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包括(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7.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 )。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威廉·配第

  D.费尔巴哈

  148.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是( )。

  A.黑格尔

  B.圣西门

  C.康德

  D.费尔巴哈

  编辑推荐:

  各地2012年10月自考报名时间汇总热

  考场上得高分的四种答卷策略

  自学考试冲刺背书四步战略技巧

  自考生临考需准备6个应试小技巧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大学语文
共计46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8020人在学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7218人在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共计738课时
讲义已上传
87485人在学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989人在学
毛概
共计269课时
讲义已上传
1649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自学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自学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自考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自考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ongze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