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可以看出答案为C.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从论据来找论点”的角度。《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应“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A.C.D三项不是作者的论点。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推敲”典故的理解当成答案而误选了。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来类比论证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的观点。
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是第一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C是第二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D教材没有提到。
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文中的三窟是由冯谖凿成的,答案选A.
1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表现了项羽的勇猛无比,同时也体现了其爱逞匹夫之勇。
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这是项羽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时唱到的,参见教材64页。
1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瞋目而叱”是东城快战中项羽对赤泉侯的怒视和呵斥。
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南霁云抽刀断指”属于细节描写,“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是从侧面烘托其形象,属于侧面描写。
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CD也是其种树的经验,不过它们都是具体体现,根本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1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构成的是类比关系,不是对比关系,所以答案为D.
1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考试大纲要求掌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选项ABC的内容,选项D不是其历史意义。
1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主题思想的。
1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文中虽然有作者政治失意时的苦闷,但最终作者还是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2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来表达深沉的悼念之情,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