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4月的自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冲刺阶段,很多考生都开始了挑灯夜战。一些曾经参加过自考的人士建议,考生考前如果感觉复习计划难以完成,可适当调整,将复习总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效率。
“现在我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了。”在某自考QQ群里,一位考生网友这样说道。据她介绍,3月末以来,她发现复习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自己报考了5门课程,到现在只复习好2门。于是她每天都强迫自己熬夜看书,晚上经常喝三四杯咖啡。
对此,曾参加过自考的李文广介绍,对于自考生,尤其是缺乏考试经验的新考生而言,一到考前就发现学习计划难以完成的情况十分普遍。记得自己刚参加自考时,有一次报考了3门课程,之前制定了十分完整的复习计划,但由于课程难度超乎想象,每天都不能完成指标。最后,3门课程均未复习充分,致使一门也没有通过。
他认为,由于一开始对课程难度缺乏充分的认识,考生在报考时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报考过多的课程。虽然制订了学习计划,但完成起来却举步维艰。考生不妨根据报考情况以及课程难易情况,适当调整复习计划,重点突击有把握的课程。对于没有把握的,则要降低在这些课程上所花费的精力。这样至少提高了部分课程通过的把握。
有些考生担心如果降低了复习总量,将有可能影响复习质量,因而一味地增加自己的复习时间,甚至不惜熬夜看书,但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因为给自己增加过多的复习压力,常会导致精力和复习效率的下降。相关辅导老师介绍,对于冲刺阶段而言,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以及平和的心态,其实与复习本身同样重要。如果因为压力太大,导致生物钟紊乱甚至出现健康问题,这对于复习和考试的临场发挥将带来不利影响。以往,很多考生都认为自己复习得不好,但最终却能通过考试。这说明考生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者高估了考前冲刺的作用。事实上,多数考生都经常觉得考试计划在考前难以完成,而此时适当地降低复习预期,将复习计划调整到不影响作息的合理范围内,不仅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有利于顺利地通过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