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公共政策
2.政策客体
3.政策评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下公共政策过程的基本特征。
2.目标群体能够接受或服从某一项政策的原因。
3.传统理性模型的限制条件。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联系我国公共政策利益调控的基本思路谈谈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2002年上半年,作为深圳市政府改进工作作风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深圳市开始按照新的劳务暂住证发放办法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外来人口暂住证。深圳市有非深圳户籍的外来人口大约400万人。新办法实现以前,办理每张暂住证需要支付320~350元不等的费用,而现在却只要交纳15元的工本费,仅此一项深圳市政府每年就少收了十几亿元的收费。但令人惊讶的是,新办法实行以后,外来人员对这个新办法无不怨声载道。原因是,原先收费虽高,但办证网点多(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和派出所均可办理),办事效率也高(当场就可以取证);现在则出现了很长的排队,手续也更加繁琐,还不能当场取证。与此同时,深圳原先不具有(代)办暂住证资格的居委会、某些中介公司却乘机招揽办证业务,生意极其红火。外来务工人员如果不能忍受办证排长队,就要向这些代办机构交纳很多费用。结果是,外来人员的办证总费用基本没有减少,时间上支出更多。请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1)深圳市政府的措施为何没有得到外来人口的好评?
(2)结合这一案例谈谈政策执行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执行方法?
(3)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什么?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