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先秦散文
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一。 形象化的说理。即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
二。 语句上的韵散结合。《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
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
一。《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词约义丰。
二。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一。 有小到大,连类比喻,逐层推理。
二。 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
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
一。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
二。 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极少,而他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一。 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揭破世间实情毫不掩饰,能道他人所不敢道,词锋锐利。明切和犀利,造成了作者散文冷峻峭拔的风格。
二。 韩非子最具文学色彩的是他的寓言。《韩非子》中共有寓言300多则。如“买椟还珠”、“狗恶酒酸”等。
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一。 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如,《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这一场历时长久的劝争,《左传》作者仅用了500余字,就把时间的起因、发展、结尾叙述的得明白生动。
二。 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叙述重耳历经19年的流亡生涯,从一个贪图安逸的贵公子,最终成长为一位心胸宽阔、胆识具备的政治家。
三。 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左传》擅长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许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四。 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一。 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的说辞,排比夸饰,气势丰沛。
二。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
三。 摹绘人物,形貌毕肖。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归的形象,回家后“妻不下紝,嫂不为炊”。当苏秦游说成功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效迎三十里”。
四。 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抱薪救火”,寓言:“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
相关推荐:考试吧:2010年7月自考试题及答案发布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