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智力
1921和1986年两次研讨会总结:首先,心理学家从各种不同方面对智力加以定义的,如,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智力是个人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学习的能力、智力是从真理和事实的观点出发,靠正确反应所获得的能力、智力是由于各种复杂刺激的影响所带来的统一结果的生物学机制、智力是获得知识的能力等等。
其次,定义并不相互排斥,并互相兼容,一个定义可能包含或隐含了其他定义所涉及的属性。如,将智力看作是学习能力,既包含了高级认知过程和低级认知过程,又包含了知识等。
再次,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在智力的一些基本属性上,人们有共同的见解。如,智力是高级认知过程(50%和59%),是学习能力(17%和29),是对新情况或新环境的适应(21%和21%)。
总之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多种属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
智力与能力:
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即交际能力,表现在处理事物方面的才能等。而智力则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能力有两层涵义:
1.个体现在实际“所能为者”: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加上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
2.个体将来“可能为者”: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它不是指已经发展出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能力不同类型:
1.按倾向性分:
①一般能力:普通能力,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
②特殊能力: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数学、音乐、绘画、体育、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
2.按功能分:
①认知能力: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②操作能力:操纵、制作、动作的能力。劳动、艺术表现、体育运动、实验操作能力都是操作能力。
③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言语感染能力等都是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包含有认知和操作能力。
3.按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分:
①模仿能力: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相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美,班都拉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
②创造能力: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其中创造思维、想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智商与智力差异:
一、智商:智力商数(IQ)是通过一定的测量工具和手段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
公式:智商=心理年龄(MA)比 实足年龄(CA)×100
用智力除以实足年龄而求得的,可称为比率智商。比值为1,大于1心理年龄大,小于1,实足年龄大。只适应于儿童。
美,韦克斯勒:依据统计学提出智商新算法:离差智商: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成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
相关推荐:各地2010上半年自考毕业证书领取时间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