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元智力理论
由美,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系统间可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1.言语能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及日常会话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
3.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面的能力。如,绘画,查地图。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5.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7.内省智力: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三、智力结构论
美,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
1.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
2.智力操作:智力活动的过程,由上述对象或材料引起的,包括认知(理解,再认)、记忆、发散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各种答案或思想)、聚合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最好、最适当、最普通的答案)、评价(对一个的思维品质做出的某种决定)。
3.智力活动的产物:思考结果,可按单元计算,可分类处理,也可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应用。
理论上分5×5×6=150种
同时考虑到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产品,对推动智力测验工作起重要作用。
四、智力的认知理论
20世纪下半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对智力研究发生生要变化,出现了一条重要的研究途径:信息加工途径。由于智力活动过程与结果联系密切,智力可以通过考察信息加工过程上的差异来进行研究。
1.智力的三元理论:美,斯腾伯格,于80年代提出。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①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
元成分: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监控,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
操作成分: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做出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贮。
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②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即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或称:经验性智力。即包括有效地应付从未见过的新异事物,也包括自动地应付熟悉的事情。
任务熟悉时,良好的表现依赖于操作成分的自动执行。
在任务不熟悉时,良好的成绩依赖于元成分对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辅助方式。
③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方面特点又称:情境智力(实践智力)。
为达到目标,凡是有一定智力的人都能运用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和元成分。但智力行为因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有同情境中,人的智力行为有不同的表现。
2.PASS模型:
加拿大,达斯:结合鲁利来的神经生理成果提出认知活动的PASS模型。编制的测验称认知评估系统。
PASS: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包含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同时、继时性加工系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
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一切智力活动运行。
PASS认为:注意、信息编码、计划之间上相互作用、影响的,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集中,进而促进计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在现实生活中任务往往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个体如何加工这些信息是计划的功能,所以同理、继时加工也要受到计划的影响。
智力测验:意指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有时也称心理量表。
通常由一组精心设计的测试题目或项目组成,其作用在于抽取一组标准化的行为样本,通过对这组行为反应的观察分析,测验者就可对引起行为的心理活动做出推论和解释。
智力测验是心理测验的一种,是最早发展的测验之一。
智力测验的产生:
19世纪中叶,达尔文,进化论激发人们对智力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其表兄:高尔顿:对智力进行第一个系统性研究。认为:智力水平的高低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有效性有关,外部世界的信息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到达于大脑的,我们的感觉越敏锐,获得的信息便越多。信息越多与思维越有用武之地。感觉辨别力“基本上是心智能力中最高的能力”。
为此高尔顿设计多种测量工具,用于度量人们在各种感觉辨别力上的差异,并以这种差异作为智力水平的指标。
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比内和医生,西蒙,在1905年编制的。其产生是为了分辨出不适合在一般学校学习的智力落后儿童,从而给以特殊教育。
比内认为:对于获得学术成功来说,感觉辨别力不过是次级的低级因素,智力是由多种能力组成的,智力测验必须包含大量不同类型的测验项目。年龄也是影响测验结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提出心理年龄概念,如果一个儿童的心理年龄比他的实际年龄小两岁,就可认为他的智力落后,表示智力水平的办法是计算智商。
智力测验的种类:
一、根据施测对象的数目分:
1.个别测验:那种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比内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可使主试者集中精力,充分观察与控制受测者的情绪、行动等,从而更好地激发受测者的正确动机,争取与受试者合作愉快,以保证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对某些特殊对象,如幼儿、智障儿童尤为必要。
缺点:耗时,耗力,程序复杂,不经济。
团体测验:能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者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施测(一般教育测验,各种人格量表,团体智力测验)可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在短时内收集大量信息,主试无须严格专业训练。
缺点:测量误差不易控制。
二、测验呈现的方式、受测者的作答方式也不一样,可分:
2.文字测验: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现,要求受测者用文字或语言的方式作答。实施简单,较易量人类高层次的心理功能。但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对言语文字表达困难和幼小儿童完全不适用。
非文字测验:不以文字表述,受试不以语言或文字方式作答的测验。
说明由主试口头叙述,测验题目多属于图画、工具、模型等,及对仪器、实物等辩认或操作的操作性测验。只适用于个别施测,费时费力,评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但不易受文化因素的,可用于广大文化水平较低者及跨文化研究。
三、。速度测验:关注回答题目的速度,要求受测者尽快地作答,完成题目越多越好。其目的在于考察受测在测验任务上的反应速度。以答对题目数量区分优劣,常用于测查需要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部分。
难度测验:关注被试答题的正确性,要求受测者认真思考,准确地回答问题。旨在测量受测的解题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最高能力水平,以完成的数量和准确性为计分标准。各类学科竞赛所用的测验是难度测验的典型示例。
相关推荐:各地2010上半年自考毕业证书领取时间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