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1.渴中枢——下丘脑前外测区。饥——下丘脑外侧区,饱中枢——旁室核和围穹窿区。性反射的初级中枢——脊髓腰段,雄性动物性行为中枢——性两形核,雌性动物性行为中枢——下丘脑的腹内侧核,两性动物的性行为还受更高级的脑中枢调节,颞叶皮层在性对象的识别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颞叶损伤的人或动物均表现出严重的性功能异常。
2.情绪性攻击行为——动物种属内个体间为了争夺食物、领地或性对象而引起的攻击行为。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带有情绪色彩,所以有时称之为情绪性攻击行为。①母性攻击行为——与保护自身的生存无关,这是一种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行为。哺乳期的动物为保护幼仔不受外来者的侵害,以猛烈地攻击驱逐外来者。②杀幼行为——是将幼仔杀死的行为。杀幼行为也是对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雄性动物只有杀掉哺乳中的幼仔,才能使雌性动物较早地摆脱哺乳期而重新受孕。雌性动物的杀幼行为可能与幼仔多、过于拥挤或哺乳能力所不及引起的。母动物总是选择最弱小仔动物除掉以保证有强壮的后代延续种族。
3.根据杏仁核群的生理功能核系统发生等级,可将其分成两组结构:皮层内侧核和杏仁基外侧核。
4.下丘脑——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①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基外杏仁核发生兴奋性调节作用,隔区产生抑制性调节作用;②对于捕食攻击行为,皮层内侧杏仁核实现着抑制性调节作用。
5.人类睡眠的种类及特点:
人类的睡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
(1)在慢波睡眠中,脑电活动以慢波为主,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平行,从入睡期至深睡期,脑电活动逐渐变慢并伴随着逐渐加深的行为变化,表现为肌张力逐渐减弱,呼吸节律和心率逐渐变慢。
(2)在异相睡眠中,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离,脑电活动类似慢波睡眠的入睡期,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却比深睡期还深,肌张力完全丧失,还伴有快速眼动现象和桥脑-膝状体-枕叶PGO波周期性高幅放电等特殊变化。异相睡眠又常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这种类型的睡眠与做梦的关系比慢波睡眠更为密切。
(3)慢波睡眠分为四个发展时期:①睡眠一期(入睡期),开始进入睡眠状态,清醒安静状态下的脑电活动(以8-13次/秒的α节律为主)。②睡眠二期(浅睡期),脑电活动更不规则。被试已经入睡,并出现鼾声,但将其叫醒后自称没睡着。③慢波睡眠三期(中睡期),被试已经睡熟,但尚易叫醒。④睡眠四期(深睡期),不但睡熟还难以叫醒,被唤醒后报告做梦者人数极少,但梦魇或恶梦惊醒者多。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在慢波睡眠的四期。
(4)在慢波睡眠之后,常出现异相睡眠。此期睡眠者肌肉呈完全松弛状态,甚至肌肉电活动完全消失,睡眠深度似乎比慢波四期更深,体温仍较低,对外部刺激的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难以将睡眠者从此期立即唤醒。与行为变化相反,脑电活动为极不规律的低幅快波。在异相睡眠中,最有特征的行为变化是眼球快速运动,约每分钟60次左右。从异相睡眠中唤醒后,80%以上的人声称正在做梦,梦境形象生动,以视觉变幻为主。
(5)人的每夜睡眠大约由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交替变换4-6个周期所组成,平均每个周期历时80-90分钟,包括20-30分钟异相睡眠和约60分钟的慢波睡眠。成人入睡后,必须先经过慢波睡眠1-4期和4-2期的顺序变化后,才能进入第一次异相睡眠。从上半夜到下半夜每次更替一个周期,异相睡眠的时间都有所增长。所以,后半夜睡眠中,异相睡眠时间的比例增大。
6.PGO波(06名):在异相睡眠中,最有特征性的行为变化是眼球快速运动,约每分钟60次左右,故异相睡眠又常称快速眼动睡眠。与之相应,眼电现象显著加强,在桥脑、外侧膝状体—枕叶皮层中可记录到周期性的高幅放电现象,称之为PGO波。
发作性睡病、猝倒、入睡前幻觉是异相睡眠中常见的障碍。夜游症、梦游症、夜惊症是慢波睡眠常见的障碍。
7.睡眠的功能:
(1)睡眠不仅对维持种族延续和个体生存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睡眠还有促进生长发育、易学习、形成记忆等多种功能。
(2)睡眠过程中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增高,在整夜睡眠的第一个慢波睡眠4期出现时达到高峰,随后生长激素沿血液循环达全身各处发挥生理作用。这恰好处于慢波睡眠4期之后的异相睡眠期。躯体组织各种细胞,特别是儿童骨骼细胞迅速分裂,蛋白质合成率也相应地迅速增加。说明睡眠有助于未成年机体的生长发育。
(3)异相睡眠总蛋白质合成率增加与睡眠之前受到各种刺激的信息编码和记忆储存有关。对整夜睡眠的梦分析表明,每夜睡眠中第一二两次异相睡眠的梦多以重现白天的活动内容为主,似乎对当天经历进行着重新整理核编码;第三四两次异相睡眠的梦多重复过去的经历甚至是儿时的体验;第五次异相睡眠的梦既有近事记忆又有往事记忆的内容。⑷这些事实似乎支持异相睡眠中蛋白质合成增加与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以及长时记忆储存有关。有人认为儿童期接触很多新事物,需要编码和储存的信息较多,睡眠较多;老年人需要学习内容减少,睡眠也减少。
8.脑干网状结构在睡眠与觉醒中的重要作用
(1)60年代对睡眠机制的认识水平。①脑干以上横断脑(孤立脑标本)——在中脑四叠体的上丘和下丘之间横断猫脑,动物陷入永久睡眠状态;②脑干中间横断脑(桥脑中部横断)——动物70-90%时间处于觉醒状态;③脑干下位横断脑(孤立头标本)——在脊髓和延脑之间横断,动物维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证明在延脑至中脑的脑干中,存在着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脑中枢。④脑干上部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对维持觉醒状态起重要作用;桥脑下部的网状结构对睡眠起重要作用;脑干上部与下部的网状结构相互作用维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
(2)70年代以来对睡眠机制的研究积累了相当多的科学事实,证明脑内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结构,其生理、生化过程的维持与转换对睡眠具有重要作用。①慢波睡眠的关键性脑结构:缝际核、孤束核和视前区、前脑基底部;②异相睡眠的关键性脑结构:桥脑大细胞区(“开细胞”)、蓝斑中小细胞(“闭细胞”)、外侧膝状体神经元(记录外侧外侧膝状体内PGO波的差异,可很快预测异相睡眠时眼动的方向)和延脑网状大细胞核等;③与睡眠有关的化学物质:单胺类、胆碱类和多肽等神经递质,特别是诱导睡眠肽和氨基丁酸受体蛋白。
(3)最近20年对于睡眠与觉醒周期的生物钟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果,认识到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起着重要的作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