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一、弗洛伊德本人认为,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是:无意识心理过程的假设、对阻抗和压抑的认识、对性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俄底浦斯情结。
1.意识层次论
心理分析理论将意识划分为三种不同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存在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存储着近期经历的内容。它是处于注意范围之外的意识成分,但这些意识成分很容易进入注意。无意识是我们不能意识到的意识成分。它包含着来自童年早期的被除数压抑的愿望 。无意识中存储的愿望常常是不符合现实中的道德标准的。
2.人格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要依次经历几个不同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限、潜伏期和生殖期限。每个阶段的本能满足与外部世界的限制之间的冲突者具有其特点。如果儿童在某个阶段获得过多或过少的满足,都江堰市可能难以顺利进入一阶段的发展。过多或过少的满足都可能导致固着(指心理发展固结在某个特定阶段),即个体的一部分心理能量投入在该项阶段,使得以后的行为具有该阶段冲突的特征。
(2)俄底浦斯情结:主要发生在性器期。大约从三岁开始,在四或五曲靖时达到高峰。在这个阶段中,儿童爱上父母中异性的一方而与同性的一方进行竞争。但是,孩子同时害怕如果这种性愿望在行为上表达出来会引起父母中同性一方的惩罚或愤怒。儿间于是被迫压抑性的愿望,并通更强的认同于父母中同性的一方以免受惩罚俄底浦斯情结从而获得解决。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以男性的视角为基础,帮而俄底浦斯情结也恋母情结。
3.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为类心理可划分为一个结构:
(1)本我: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它是原始本能和冲动的存储地。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是非理性的。
(2)自我:自我从本我中获得能量,但它是心理中意识、理性的成分,功能是做出决定和处理外界现实。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一部分在意识之中,一部分在无意识之中。
(2)超我:即良心,存储着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规则与禁忌。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的大部分是无意识。
4.防御机制(重点)
(1)弗洛伊德指出:“自我使用各种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即避免危险、焦虑和痛苦。我们将这些程序称为‘防御机制”
(2)原始的防御机制中最重要的是投射和投射认同。
1)投射:把自己难以接受的冲动或情感归于他人。例如,在抑郁的人眼中,身边的人也都是痛苦的。
2)投射认同:是指个体会把自我的某些方面分离出来投射到他人,尤其是对亲近的人身上的幻想。
(3)神经质的防御机制是比较常见的。(重点)
1)否认:拒绝接受现实,仿佛令人痛苦的事件、想法或情感并不存在一样。例如,拒绝承认亲人的亡故。
2)置换:把一种情境下的情绪,转移到另一种情境中来表现。最常被转换的情绪是愤怒或敌意。
3)隔离:把言语认知与有关的情感割裂开来,使人去除难以忍受的冲突情感。
4)合理化:为自己的不恰当的行为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找借口有些相似,但使用者常常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
5)反向形成:把感到有危险的愿望或冲动转化成相反的表现。
6)退行:在面对不能接受的冲动时,退回心理发展的较早阶段。
7)压抑:把不能接受的冲动阻挡在意识之外。个体把令人痛苦的事情置于脑后,把它忘记。
8)抵消:试图用相反的行为挽回不能接受的行为或想法。
二、关于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
1.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共同特点(重点)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不等于治疗时程简短的心理动力学治疗。治疗时间大约在12至50次之间,其结果能带来目标症状的解除,以及有限而显着的个性改变。
与其他的心理动力学流派的心理治疗一样,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主要原理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并以此作为治疗工作的重点:
(1)童年早期经验对成年后心理功能的重要影响;
(2)无意识作为一种动机力量的影响;
(3)重复性的强迫现象(即来访者会通过重复与过去相似的行为而避名加快过去经历);
(4)移情现象的普遍存在(即来访者会无意识地以对待过去重要的照料者的方式来对待当前的治疗者。)
2.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适用范围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适应症为不玉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适应障碍和一些不很严重的人格障碍。另一些情况如自杀企图、酒精和药物滥用、冲动控制力不足、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或表演类人格障碍通常不适宜采用此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