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一、马歇尔经济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马歇尔经济理论产生的时代,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这时期世界各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无产阶级政党纷纷成立。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和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政权也越来越感到革命运动的威胁。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开始经历经济上的萧条和困难境地,它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后起的美国、德国迅速赶了上来,到80年代已成为英国的有力竞争对手。为了维持自己的经济强国的地位,英国垄断资本加紧对工人的剥削,从而使工人加剧了贫困化程度。突出的失业问题也同时加剧了阶级矛盾。这样,英国的工人运动开始高涨。在这种形势下,旧的穆勒的经济学体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其他学派对它的攻击,穆勒的经济理论体系很快就面临崩溃的地步。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和学说,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马歇尔的生平、著作
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是对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总结,是自约翰·穆勒以后的第二次大综合。其主要代表作是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生于英国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为英格兰银行的出纳员。他自幼喜好数学。
马歇尔的代表作是《经济学原理》(1890年)。该书曾被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认为是划时代的著作,成为近代英美等国经济学的基础。马歇尔其他主要著作有:《工业与贸易》(1919年)、《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年)。
二、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特点
马歇尔在英国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和综合了新旧各派经济理论(其中包括约翰·穆勒的传统理论和新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数理经济学派等的观点),如果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经济学体系是经济思想史上各种学派理论的一次大综合,那么,阿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则是理论上的另一次更大的综合。
马歇尔自称继承和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别人也称他为“新古典派”的创始人。其实,马歇尔只是继承和发展了约翰·穆勒的经济学传统,对李嘉图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遗产却并未完全真正继承。在马歇尔的理论体系中,融合了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数理学派的方法论和观点,他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资本生产力论和节欲论等旧理论,同边际效用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等新理论结合起来,综合为一个集各种经济学之大成的新体系。
1.以心理分析为基础马歇尔认为,经济学说是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因为人类的动机会“最有力、最坚决地影响人类行为”,支配经济活动。人类的动机分为两类:
(1)追求满足。这可以激发人们经济活动的动力;
(2)避免牺牲。这可以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阴力。这两类动机的“均衡”就是绝大多数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基础。
其实,马歇尔这两类心理动机就是边沁的“苦乐主义”心理学范畴的东西。他甚至企图以货币对动机所带来的结果(即“动力”功“阻力”)来间接衡量动机,并认为这会使经济学成为精确的科学。但他却不能说明,人类的动机为什么能用货币衡量?
2.赞成渐近的社会改良主义马歇尔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合乎人类本性的永恒的社会制度。自由竞争是最好的最有效的经济制度,一切矛盾和冲突在这种制度内最终都会得到解决,但这种过程却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他认为,生物的发展是渐进的演化过程,而没有飞跃过程;人类社会也是一样,也不能有飞跃。他认为,就人类的心理来说,也是一种渐进的演化发展过程,决不是突变和飞跃的变化过程,因此,经济也决不能飞跃。他认为,渐进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状态,因而应当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3.强调所谓“连续原理”。
他从古尔诺在经济学中运用连续函数受到启发,认为各种经济现象间没有明显和严格的区分,只有连续的数量关系。这与前面的特点有一定联系。他没有直接解释什么是“连续原理”,但他却主张“注重对连续原理的各种运用。”比如,他认为工人与资本家只有追求金钱数量大小的程度差别,而没有质的区别。他们都企图寻找最好的市场或职业,都在参与竞争。价值和市场价格也只是长、短期的区分而已,但时间上的长、短期却是连续的。
所以,马歇尔的“连续原理”不过是强调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和某些方面的相似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