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考点: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关系。但只要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没有发生变化,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就不会发生变化。
考点: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
人们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并没有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要了解货币的产生和本质,必须了解价值表现形式的发展。
商品的价值从单个商品本身是表现不出来的,某种商品的价值,只有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时,它的价值才能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最初的商品交换只是偶然进行的,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表现在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后来,商品交换发展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从而使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许多其他商品上,起着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就不是一种商品了,这些不同的多种商品就成为特殊等价物。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便于商品交换的进行,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一种商品,即一般等价物。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一般等价物具有统一性,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最终被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如贝壳等。
最后,贵金属所以能固定地充当货币,一方面因为它本身是包含一定价值的商品,另一方面因为它具有体积小而价值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不易腐烂、便于保存和携带等自然属性,便于执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货币产生的过程也揭示出,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扫描二维码关注"zikao566"微信,获取最新自考成绩、自考报名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