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剩余价值率
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 m/v .
剩余价值率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m′=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 M = m/v × v = m′× 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雇用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考点: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用提高劳动强度方法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考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延长工作日要受到时间限制,而且遭到工人的反抗。因此,资本家还要采取另外一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这就是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生活资料价值构成,这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由于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影响生活资料的价值,所以,也需要提高相关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这样单位商品价值就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提高劳动生产率,总是从个别企业开始。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激烈竞争引起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导致商品的社会价值下降,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不存在了。但所有的资本家却都可以得到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日益成为资本家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
考点: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资本通过组织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并不断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就伴随着对剩余价值的盘剥,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劳动者购买力的需求存在日益相对缩小的趋势。
扫描二维码关注"zikao566"微信,获取最新自考成绩、自考报名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