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第二章 财政分配关系
教学要求:掌握财政收入的来源,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职能的分工,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理解社会总产品与国民收入,设立地方政府的必要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国有企业的角色定位;了解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教学重点:财政收入的来源、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教学难点: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教学内容:
财政分配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对国民收入中的剩余产品进行的分配,是财政资金筹集、分拨和使用过程的总称。财政分配关系是国家与各方面在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由于财政分配涉及国民收入所有权的转移或使用权的让度,因而财政分配关系是人们的利益关系。但不同社会制度的财政分配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财政分配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国家对广大劳动者的掠夺,是一种剥削关系。社会主义财政分配,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关系。财政收入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而财政支出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所以,社会主义财政分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活动。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来源
一、社会总产品与国民收入
1、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有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是当年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其价值构成为c+v+m。社会总产值可分为生产资料(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第二部类)两大部类。其中,生产资料一部分用于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超过补偿的剩余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总和的货币表现,也称社会总产值,是生产过程中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出来的价值的总和。新创造的价值是劳动者一年内投入的活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其中包括为自己的劳动(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和为社会的劳动(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创造的价值。所以,社会总产值(w)包括生产过程中被消耗掉并已经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v)、劳动者为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m),即社会总产值 w=c+v+m 。
2、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从实物形式看,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之后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即超过补偿需要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料和当年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从价值形式看,国民收入是在社会总产值中,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之后剩下来的那部分价值,即劳动者当年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与社会总产值相对应,国民收入也称社会净产值,用公式表示即:
国民收入=(c + v + m)- c= v + m。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速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经济效益的好坏。
二、财政收入的来源分析
1、财政收入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的关系
从价值构成的角度来看,财政收入是来自于社会总产品,但它只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C、V、M三部分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时M是构成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同财政收入的关系应着重研究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成本因素C和V的变化对M从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在社会总产品一定且V不变时,降低物化劳动消耗即C,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M和增长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降低生产资料耗费,要根据生产资料的性质区别对待。
在社会总产品一定且C不变时,V部分增大,M部分减少,相反V部分减少,M部分则增大。因此,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增加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
2、财政收入的经济来源
(1)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剩余产品价值包括税金、企业利润和用剩余产品价值支付的费用(如利息)。其中主要是税金和企业利润。在统收统支的计划型财政条件下,国营企业所创造的M绝大部分均由国家集中分配用于扩大再产和社会共同需要形成财政收入。另外,国家以税金形式取走非国有企业的一部分纯收入形成财政收入。
(2)V是财政收入的补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