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自学考试 > 复习指导 > 医学类 > 正文

2017年自考《运动生理学》综合指导(六)

来源:考试吧 2017-10-19 13:20:18 要考试,上考试吧! 自考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7年自考《运动生理学》综合指导(六)”,更多2017年自考复习指导,请及时关注考试吧自考网或微信搜索公众号“万题库自考”获取!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获取自考备考指导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免费做题、免费学直播课

  点击查看2017年自考《运动生理学》综合指导汇总

  81、在体表的眼、耳、鼻、舌、皮肤,它们分别感受光、声、化学以及温度和机械等外界环境刺激,称外感受器;位于身体内 ,肌肉、肌腱、关节理由感受肢体被牵拉和运动刺激的感受器,内脏和血管里有感受压力变化和化学成分变化的感受器,可接受内环境变化的刺激,称内感受器。

  82、每一种感受器只对某一种刺激最敏感,对其他种类的刺激则很不敏感,这种指针对某一感受器的刺激教适宜刺激。“适宜”,除刺激的性质要适宜外,还需要一定的刺激强度,只有在一定强度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对感受器发生作用,这种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值。

  83、感受器尤如换能器,它能将所接受的各种刺激能量转换为电能,即神经冲动,这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84、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有两种情况是瞳孔改变打下。一种情况是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放大,这叫对光反射。

  85、多数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也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折光率过强,只是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不能聚焦视网膜上,而聚焦于视网膜之前,因而看远物时,物象模糊;只能将物体移近才能在视网膜上成象,以看清物体,因而成为近视。

  86、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力过弱,是远方来的平行广线聚焦于视网膜后面,因而看远物时物象模糊,需用适度的凸透镜加以矫正,将焦点向前移到视网膜上,以看清物体,因而称为远视。

  87、散光眼多数由于角膜不是正圆形的球面,而是卵圆形,即上下径和左右径的曲率不一致所引起。这是因角膜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折光力不同,平行光线不能聚成单一的焦点,所以看无不情,物象变形。需用圆柱镜加以矫正。因而称为散光。

  88、视力是指眼分辨物体微细结构的最大能力,也就是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通常以视角的大小作为指标。

  89、单眼的视野是指眼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全部外界的范围。

  90、视锥细胞多的中央部一方面感色力强,同时清晰的分辨物体,用这部分看东西成为中央视觉;视杆细胞多的边缘部分感受色彩的能力较差或完全不能感受,故分辨物体的能力差。但由于这部分视野范围广,故能用于观察空间范围和正在运动的物体,此称为周围视觉。

  91、一般说来,当用单眼视物时,只能看到物体的平面,即只能看到物体的高度和宽度。但若用双眼视物时,还能补充地看到物体的深度,从而形成所谓立体视觉。

  92、若对称的眼肌紧张度相等,则眼球瞳孔在正前方,称为正视。若其中一条肌肉紧张度大,则一侧瞳孔偏向一方,称为斜视。但有的人某一条眼肌的紧张度虽然稍大,在平时能由其对抗肌紧张度稍加强来加以补偿,瞳孔仍能保持在正中为止,这种称为隐斜视。

  93、由刺激前庭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引起肌体的各种前庭反映的程度,叫做前庭器官的稳定性。

  94、机体内埋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统称为本体感受器。

  95、肌腱内部紧靠其附着肌纤维的起源地方,有与肌梭相类似的感受器叫做腱梭,或称高尔基腱器。

  96、 由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起,到效应器开始出现反射活动所经过的时间,称为反射时。反射时主要延迟在中枢突触传递,因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较快,而经过突触传递时速度较慢,需要的时间较长,这一现象称为中枢延搁。

  97、连续给予阈下刺激或同时在不同感受区域内分别给予阈下刺激就可以引起反射,这种现象叫做中枢兴奋的总和。

  98、阈电位水平以下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虽然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但却可提高突触后膜的兴奋性,使它对同时或相继而来的冲动容易发生可扩布的兴奋,这叫易化作用。

  99、在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以后,传出神经元还可继续发放冲动,使反射活动延续一段时间,这一现象称为后作用(或后放)。

  100、刺激某一种感受器,一般只引起某一种反射,但如果刺激部位不变,是刺激强度增加,就可引起广泛的反射活动,这就是兴奋在中枢扩散的缘故。

  101、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型神经元与其后继的神经元构成抑制型突触的活动引起的一种抑制,即抑制神经元兴奋时,其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结果。

  102、神经活动过程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加强的关系。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关系,可分为同时诱导和相继诱导两种。同时诱导和相继诱导又可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同时诱导是兴奋与抑制过程同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中彼此加强。这时,如果兴奋过程加强它周围的抑制过程,叫同时负诱导;相反,抑制过程加强它周围的兴奋过程,叫同时正诱导。相继诱导是兴奋与抑制过程在同一中枢,前后相继的时间相互加强的现象,也就是当兴奋停止后,兴奋中枢转为抑制状态,这叫做相继负诱导;当被抑制的中枢在停止抑制后,出现兴奋过程,这叫做相继正诱导。

  103、某一中枢兴奋时,在功能上与它相对抗的中枢便发生抑制,这种抑制现象,就叫做交互抑制。

  104、一个中枢的兴奋引起协同中枢的兴奋,称为兴奋的扩散。

  105、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当某一中枢受到较强的刺激,其兴奋水平不断提高,这个提高了兴奋水平的中枢,也叫兴奋优势灶。它能“综合”由其他中枢扩散而来的兴奋,并提高其本身的兴奋水平,而对其邻近种树却发生抑制作用,这就是所谓优势现象。

  106、从有机体各感受器传入的神经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除嗅觉外,都要通过丘脑交换神经元,在由丘脑发出特异性投射纤维,到达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引起特异的感觉,故称为特异性传入系统。

  107、非特异性传入系统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相联系。网状结构的神经元通过其短轴突多次更换神经元后到达丘脑内侧部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不产生特异性感觉,故称为非特异性传入系统。

  108、大脑皮质不同区域在机能上具有不同的分工,这成为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109、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该肌就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腱反射,另一种为肌紧张。腱反射是由于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由于腱反射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快速明显收缩,故又称为位相性牵张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收缩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故又称为紧张性牵张反射。

  110、正常人体内的骨骼肌纤维,经常在轮流交替的收缩,致使其处于一种轻度的持续收缩状态,使它产生一定的张力,称为肌张力(或肌紧张)。

  111、动物和人为维持身体基本滋事而发生肌肉张力的重新调配的反射活动,统称为姿势反射。

  112、静位反射是由于头部姿势改变时所引起的一种姿势反射,它可分为状态反射和反正反射。状态反射是头部为之改变时反射性的引起四肢肌肉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

  113、静位运动反射是指身体在空间发生主动或被动的位移时引起身体肌肉张力改变的一种反射。

  114、锥体系一般系指起源于大脑皮质经内囊和延髓锥体下行到达脊髓的传导束。锥体外系系指除锥体系外皮质下行调节躯体运动的另一传导束。

  115、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反射称非条件反射,能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凡是能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条件刺激。

  116、使原来条件反射一致的原因是在条件反射中枢之外,所以叫外一致。

  117、有与刺激强度过大,超过了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工作能力的限度,以致大脑皮质接受刺激后由兴奋转为抑制,所以叫超抑制。

  118、在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又得不到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时,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119、在阳性或阴性条件刺激作用下,大脑皮质产生的兴奋或抑制过程,常常不是局限于它所发生的部位,而是或多或少地想起四周扩散出去,这种现象称为兴奋或抑制过程的扩散,但是由于兴奋或抑制过程在皮质内的相互作用,这种扩散也不是无限制的,他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向原来的部位集中回来,这就是兴奋或抑制过程的集中。

  120、对一系列固定形式的刺激,能够形成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反映的现象称为动力定型。

扫描/长按二维码即可获取自考答案
获取10月自考真题答案
获取最后6套预测卷
免费获取8次直播课程
获取历年考试真题试卷

自考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万题库自考"

1 2  下一页
P>  相关推荐:

  2017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章节梳理汇总

  2017年自学考试《中医骨伤科学》章节复习汇总

  2017年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重点复习笔记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大学语文
共计46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8020人在学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7218人在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共计738课时
讲义已上传
87485人在学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989人在学
毛概
共计269课时
讲义已上传
1649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自学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自学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自考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自考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o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