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论述题目录
1.1.简述微观消费问题与宏观消费问题的关系。
1.2.消费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何?
1.3.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是如何分析的?
1.4.谈谈古典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1.5.分析消费者行为特征是什么?
2.1.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可以将需求价格弹性分为哪五种类型,分别的含义是什么?
2.2.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2.3.购买动机研究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3.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储蓄可能产生的影响。
3.2.谈谈消费观念对储蓄的影响。
3.3.我国居民高储蓄的原因。
4.1.你对共同基金有哪些理解。
4.2.试述投资者投资的主要类型?
4.3.试述消费者投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5.1.试述妇女的劳动参与率及其影响因素。
5.2.教育对消费的影响。
6.1.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6.2.制约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6.3.试述消费信贷的风险有哪些?
7.1.凯恩斯“绝对收人假定”的消费函数主要内容是什么”。
7.2.相对收人假定消费函数的主要内容。
7.3.持久收人假定的要点是什么,
7.4.如何对西方消费函数理论评价?
8.1.为什么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8.2.影响消费需要的因素有哪些?
9.1.消费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9.2.如何刺激需求,治理通货紧缩?
9.3.制定消费政策要考虑哪些因素?
9.4.现阶段我国消费政策的要点是什么?
10.1.试述恩格尔定律。
10.2.恩格尔定律在我国适用情况分析
10.3.如何理解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11.1.简述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的变化趋势。
11.2.如何看待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的规模经济效益。
11.3.消费服务社会化的意义是什么?
11.4.缩短家务劳动时间、增加闲暇时间的意义。
12.1.消费者运动大致经历哪4个阶段。
论述题答案
1.1.微观消费问题与宏观消费问题的关系:首先,微观消费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由于总量消费是成千上万个微观消费主体选择的结果,所以消费经济学对宏观消费问题的分析必然要以微观消费问题,即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及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研究为基础。例如,家庭会购买从日本进口的电视还是会购买本国的电视,消费者会延长工作时间还是会缩短工作时间,以及家庭关于储蓄及投资的决策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虽然只是微观消费问题,但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如果家庭选择购买从日本进口的电视,那么我国与日本的贸易逆差将会加大;如果消费者缩短工作时间那么失业率有可能会降低。因此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必须以微观消费问题为基础。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消费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它要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变量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影响等实际经济问题。对微观消费问题进行研究,最终还是为了解决宏观消费问题。
1.2.①消费结构是满足人们消费的各种不同的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比例。它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受制于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不仅国民经济的整体结构状况制约着它,而且内在于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之中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都会对它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②如需精美完整排版,请QQ:67460666 手机 137 8381 6366联系 然而,消费结构自身的变化运动也能够对国民经济整体结构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消费需要与市场供给在矛盾运动中,使人们可以通过消费结构的调整,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并努力使其优化。
12.1.消费者运动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19世纪末20世纪初,消费者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进人垄断阶段后,垄断组织倚仗经济、技术上的实力和对销售手段的控制,在商品买卖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消费者则处于一种不公平的地位。在这种情况,消费者为维护自己的权益所进行的斗争兴起。美国是世界上消费者运动产生较早的国家,于1898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消费者组织。人们开始借助于法律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比如,1890年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禁止垄断及企图垄断,禁止为了贸易限制而签订合同、合并和共谋;1906年通过了《联邦食品和药物法案》,禁止制造。销售或运输掺杂。掺假和冒牌的食品和药物;同年又通过《肉类检验法案》,要求在肉类加工、销售中加强检验,以保证肉类清洁卫生;1914年又通过《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设立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防止不公平的竞争方法以及商业方面的不公平的、斯骗性的行为和做法;同年通过的《克莱顿法案》对《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加以补充,禁止“实质上削弱竞争和造成垄断趋势”的做法,以防止企业变成垄断企业,等等。这些法律的制定,对于维护消费者者权益,推动消费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30年代到50年代,消费者运动的发展。20世纪末,50年代初遍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在造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困难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于是,消费者运动再次兴起,并较前有所发展。美国1936年成立了“消费者联盟”,是消费者运动的领导组织。“联盟”出版的月刊《消费者报导》,是第一本以商标名称公布检验产品质量的杂志。本世界30年代至50年代,美国又通过了一系列法案,禁止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和斯骗行为。保护中小批发商和零售商。50年代在日本,由于战后粮食供应困难,物价飞涨,消费者运动也开始兴起,并把矛头指向高物价及劣质产品。(3)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消费者运动成为世界潮流。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发达国家先后进人买方市场。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消费者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更加觉醒,消费者在组织更加完善,消费者运动开始走向成熟。1960年国际性消费问题的议事中心。该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消费者运动从一国走向国际。与此同时,各国国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继续发展。比如,这一时期美国国会又通过了一系列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的法律,比如《儿童保护法案》(1966年)、《联邦香烟标贴和广告法案》(1967年)、《消费者信贷保护法案》(1968年),等等。(4)70年代末到80年代,消费者运动已成为普遍的社会运动。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从侧重于立法过渡到侧重于消费者教育)企_业经营观念的转变,使之开始与消费者组织进行合作并提供援助,企业把建立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公众关系视为企业战略的主要组织部分。比如,日本的某些企业设立“消费者委员会”,设立苦情处理机关,开展面向消费者的活动,积极预防和解决纠纷,等等。企业的转变,对消费者运动的深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