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4.1 什么是产业资本?产业资本的功能是什么?
答:①产业资本的内涵。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接着又放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种形式中完成着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②产业资本的功能。产业资本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二是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剩余价值。所以,产业资本决定着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
4.2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采取的各种职能形式的职能是什么?
答:①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②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职能。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 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3 怎样理解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答:①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过程中,经历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可见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②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产业资本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产业资本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而在产业资本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就同时存在着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4.4 什么是资本循环?
答:资本循环的内涵。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
4.5 什么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是什么关系?
答:①资本周转的内涵。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或者说,把资本循环作为一个连续不断地周期性的运动过程来考察,就是资本周转。②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是,它们都是资本流通运动的形式,都包含着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二者的区别是,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的一次循环运动,着重考察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说明剩余价值如何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生产出来,并揭示资本正常循环所需具备的条件。而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着重考察资本运动的速度,揭示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4.6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什么?
答: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①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价值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出售而一部分一部分收回,并经过多次生产过程,其价值才全部周转回来。按照其价值周转方式的这种特点,把它称之为固定资本。②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用于这些方面的资本价值,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全部周转回来,按照其价值周转方式的这种特点,把它称之为流动资本。
4.7 怎样考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答:①考察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方法。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即预付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在计算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时,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总额,除以预付资本总额,就可计算出预付资本的年平均周转速度。②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总额。
4.8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重要影响。①影响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即年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②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4.9 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有什么区别?
答: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有两方面的区别:①二者所表示的含义不同。剩余价值率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雇拥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同预付可变资本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②二者的数量一般不相同。一般来说,年剩余价值率要高于剩余价值率,因为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通常要大于一次。只有当可变资本每年周转一次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与剩余价值率相等。
4.10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为什么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出发?
答:①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出发的原因。社会资本再生产即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一方面包括生产性消费,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又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即资本家和工人对生活消费品的消费。与此相适应,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与生产消费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与个人生活消费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正因为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又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因而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从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因为只有社会总产品才既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②社会总产品的内涵。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11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第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划分成两大部类。从实物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便分为两大部类,一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又称第I部类,二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又称第II部类。第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可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②两个基本原理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它为考察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1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什么是周期性地爆发?
答:①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并非时刻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经济危机是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出现。②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当这一矛盾达到尖锐激化程度时,使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导致经济危机爆发。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生产大大下降,企业纷纷倒闭,从而使供大于求的矛盾得到缓解,同时消费并不会停止,积压商品会逐渐减少,这样,便会逐步渡过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又得以恢复和发展。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涨,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时,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再一次爆发。
4.13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经历哪些阶段?
答:①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也具有了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其间所经历的时期就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②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资本主义再生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4.14 为什么说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这就是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其原因有二:①固定资本更新促进摆脱危机。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一般是发生在复苏阶段,它增加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并带动生活资料的恢复和发展,从而刺激了生产发展,为摆脱经济危机创造了物质条件。②固定资本更新为下一次危机准备了物质前提。固定资本更新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其结果又加剧了生产迅速增长同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会导致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4.15 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有什么特点?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①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②危机的程度及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战前严重。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④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出现了“滞胀”局面。
五、论述题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
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1)购买阶段。这是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一阶段。产业资本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在这个阶段上资本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即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2)生产阶段。这是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二阶段。产业资本家使用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是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形态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同时,资本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3)销售阶段。这是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三阶段。产业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形态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2.实现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答:(1)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地正常循环,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产业资本保持其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部分。每一部分各占多大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第二,产业资本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变。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其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2)两个条件的相互关系。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而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没有继起性也就没有并存性。
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方面因素:(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职能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职能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的时间,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的次数。其计算公式是n=U/u.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2)生产资本的构成。按照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的周转速度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受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的影响,固定资本所占比例越大,资本周转越慢,反之,则资本周转越快。二是受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的影响,它们的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周转速度也越快,反之,则资本周转越慢。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
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在于:(1)划分的根据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划分的。(2)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流动资本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而可变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什么是固定资本磨损与固定资本折旧?
答:(1)固定资本磨损。根据固定资本磨损的原因不同,固定资本磨损可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固定资本有形磨损又称为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称为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2)固定资本折旧。固定资本按照它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必须在产品销售以后以货币形式作为折旧基金提取并积累起来,进行价值补偿,以便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固定资本的实物更新。这种做法叫做固定资本折旧,而提取的补偿金额叫做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做折旧率。每年平均提取的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值/固定资本使用年限折旧率=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100%
6.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答:(1)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涵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社会总产品的补偿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全部商品的出售, 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二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购买到所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购买到所需要的生活资料。(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之所以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的原因。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动的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正常进行,最基本的条件是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卖出去,这样才能补偿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取得剩余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维持正常生产。第二,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维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正常进行,其条件是上一个生产过程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
7.什么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答:(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即实现两大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首先是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其次是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第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经过以上三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使社会总产品全部实现,保证下年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用公式表示是:I(v+m)=IIc.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二者在价值上必须相等。这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实现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的价值总和。用公式表示是:I(c +v+m)=Ic+IIc.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等。第三个条件是,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II(c+v+m)=I(v+m)+II(v+m)。这个条件表明,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需求相等。
8.什么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必须为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有两个。(1)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厂维持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I(c+v+m)>Ic+IIc,在公式的两端都减去Ic,则这个公式就表示为:I(v+m)>IIc.(2)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活资料的需要。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则m-m/x就表示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部分。用公式表示为:II(c+v+m)>I(v+m/x)+II(v+m/x),在公式两端都减去II(v+m/x),则这个公式就表示为:II(c+m-m/x)>I(v+m/x)。
9.什么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答:(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是通过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即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经过这三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得到全部实现,下一年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够正常进行。(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是: I(v+△v+m/x)=II(c+△c)。第二个条件是,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I(c+v+m)=I(c+△c)+II(c+△c)。第三个条件是,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和追加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II(c+v+m)=I(v+△v+m/x)+II(v+△v+m/x)。
10.生产资料生产为什么要优先增长?
答:(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技术进步和由此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是因为,在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在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以及原有的固定资本更新时,都会采用新的技术设备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日益增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逐渐缩小。这样,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其结果便是生产资料生产必然优先增长。只有这样,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2)生产资料生产增长依赖于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第一,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追加劳动力对生活资料的需要,要依靠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来提供。第二,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取决于生活资料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第三,第一部类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最终是为了给第二部类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因而受生活资料生产发展的制约。
11.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答:(1)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不是生产的商品绝对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会产生买卖脱节,造成商品积压;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能造成整个债务链条的破坏。从而存在经济危机在形式上的可能性,但不具有现实性。因那时商品经济的范围和比重均较小,不会引起全社会性的经济危机。 (3)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之所以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通过这个矛盾的两个具体表现可以充分说明。这个基本矛盾一是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尖锐激化,便会造成大量商品无法销售,生产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