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研究推拿的理论、 手法及其作用于部位或穴位上,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是 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学的内容包括:推拿学基础、推拿手法学、推拿 治疗学、小儿推拿学和推拿功法学。以上五门课程是推拿 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目,其中《推拿手法学》是推拿学的最 重要的内容之一。
推拿:就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 来治病的一种疗法。
要学推拿首先要学手法。
推拿手法学共分三章:
第一章:手法概述
第二章:推拿的基本手法:主要介绍基本手法; 第三章:推拿手法的训练 ----沙袋上手法训练:主要练 一指掸推法、滚法、揉法等;
人体上手法训练:各个部位的常规操作。
第一章 推拿手法概述
第一节 推拿手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 概念:
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 表操作的方法,称推拿手法。
手法形式有多种,包括用手指、手掌、腕部、肘部以 及肢体其他部位直接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 通过功力的 “深 透”而产生治疗作用,因主要以手进行操作,故统称为手 法。
二、 重要性:
手法是推拿治病的主要手段,是临床的治疗工具,疾病疗效, 是依靠手法来保证的。其熟练程度及如何适当地运用手法,对治疗 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只有通过艰苦的 磨练,手法才能由生而熟,熟能生巧,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才能 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说:没有熟练的手法,就不可能取 得好的治疗效果。所以说,要学推拿,必须掌握好手法。
第二节 手法的技术要求
手法必须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四个要求才能 达到深透的作用。
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 的,而是根据治疗对象、病症虚实、施治部位和手法性质而定。 均匀:是指①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要时快时慢;②用 力要平稳,不能时轻时重。
柔和:是指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 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柔和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不能用滞劲、蛮力或突发暴力。 ) 以上四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 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 柔和。
第三节 手法的临床运用
手法技巧掌握后,如何在临床上恰到好处地运用,这 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手法的临床 运用。
一、 手法的选择
手法的选择即手法辩证。推拿治疗时,选用什么手 法,好比处方用药一样,首先要注意辩证,然后再考虑用 什么手法,用哪些手法?如果根据治疗部位,手法的选择 就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如果治疗范围较广, 部位较深, 或者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如 腰背部、大腿等) ,则可选择接触面大而深刻有力的的手 法。如:滚法、掌按法等;
2. 若治疗范围较小, 部位较浅, 或者肌肉较薄弱的部位 (如 头面部, 腹部等) , 应该选用柔和而又深透作用强的手法。 如:一指禅推法、揉法等;
3. 筋腱部 (如关节附近)的治疗可选用拿法, 弹拔法, 拇指 按揉法等;
4. 穴位或压痛点上可选择点、按、掐法等;
5. 对有关节功能障碍者则需要摇法扳法脊柱旋转复位法。 上述对手法的选择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论,而在临床实 践中,毕竟还有一个术者掌握手法的程度和使用的习惯问 题,因此,在应用时也可根据各人的经验而灵活运用,所 谓“法虽有定,变通在人” 。
二、 手法的压力
推拿手法在临床运用时,对肌体的压力要适当,就是 要轻重适宜,有的手法须重则重,当轻则轻,做到重而不 滞(不板滞) ,轻而不浮(不浮滑) ,而且要因人、因病、 因部位而异。一般讲:
①压力的大或小,不是一个“量”概念。②手法压力的大小与 刺激的强弱并不一定是成正比的。
所以说,手法在临床应用时,其压力的大小要因人、 因病、因部位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千篇一律。
三、 手法的操作时间
临床运用手法的时间,长短不一样,需长则长,不需 长则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何掌握最佳标准呢?则 要根据病情、部位等来决定,太过和不及,都会影响治疗
手法操作时间宜短;多个部位的手法操作宜长,单一部位 宜短;肌肉丰厚的部位时间宜长,而肌肉少,比较敏感的 地方手法操作宜短。 长和短是相对的, 不掌握时间的长短, 就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操作时间过短, 疗效达不到。 过长对局部组织带来不良的反应。在临床上,对运动系统 疾患, 一个部位一般操作为 10~~15分钟; 对内脏疾患, 则 要增至 20~~3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