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 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
在哲学史上,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唯物主义 —— 物质本体论
唯心主义 —— 精神本体论
二元论 —— 世界有两个本质,精神和物质彼此独立平衡
不可知论 —— 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不可知的
实证主义 —— 本体论问题是哲学应予拒斥的形而上学的假问题
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历史证明,只有唯物主义对世界统一性的认识才是正确可靠的。
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不彻底、不完备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自己正确地理解物质概念的方法论原则。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显示、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物质概念是任何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为基本的范畴,是建造全部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它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自然也在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这一意义,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
其次,马哲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再次,马哲的物质概念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
马哲对于物质概念的这一规定,坚持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将其提高到现代唯物主义的水平。
三、 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目前仍然有两个重要的领域,长期成为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问题相抗衡的阵地。这两个领域是: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的社会历史,现代科学所发现的微观粒子运动。
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
社会存在是由现实的人、自然环境以及人所创造的生产工具等物质实体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的本质内容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
微观领域的客观实在性:
唯心主义 —— 歪曲科学的成就,否认微观世界的客观实在
马哲 —— 自然科学在当代的所有成就都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新的证实,微观世界是客观物质世界整个大系统的一个层次、一个组成部分,同宏观世界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
相关链接:
2021自考报名方法 ※ 2021年自考报名条件 ※ 各地自考政策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