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区类型
一、农村社区
(一)农村社区的概念
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题构成的同质性较高得地域性生活共同体。所谓同质性,是指社区各个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性质,包括相同的职业、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
农村社区具有如下特点:
1.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
2.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3.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4.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二、城市社区(02.4.47简答/05.4.23/04.4.26)
(一)城市社区的概念
城市社区,又称都市社区,是指以从事各种非农产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二)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社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产生的基础。
现代城市的真正发展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城市孕育了工业革命,工业化也刺激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三)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
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城市社区中,人机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四)城市的郊区化
城市的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
城市郊区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
郊区化是符合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或多或少地解决了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住房短缺等问题。
三、集镇社区
(一)集镇社区的概念
集镇社区是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连接两者的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社区形式。
(二)集镇社区的类型
县城镇,即一个县的中心。
中心镇,即县城范围内的次级中心。
一般集镇,即一个乡的中心。
(三)我国集镇社区的特点
集镇社区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
人口结构比较复杂。
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
集镇社区的地理环境优势。
集镇社区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
(四)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小城镇是联合城乡的纽带。在我国,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重要手段。
小城镇是城与乡、工与农的结合部,它的发展对加速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社区发展
一、什么是社区发展(05.4.40名词)
社区发展是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社区发展就其实践活动而言,可以追溯到工业化社会的初期。
社区发展概念主要在二战以后由联合国倡导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一)社区发展的目标
社区发展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社区发展的任务目标,即通过开发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寻求各种援助,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共同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二是社区发展的过程目标,即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社区发展的原则
民主原则,即社区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
需要原则,即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为重点,特别应从解决社区面临的迫切问题入手。
自力原则,即要求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力、自力更生。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社区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应是来自社区基层群众,然后由政府有关部门加以引导和支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原则。
三、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06.4.23)
(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进程
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我国社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建设在中国目前方兴未艾,政府和公众都认识到,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可以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的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人民群众能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中国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我国的社区建设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以及从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迁的性质所决定的。社区建设在中国的提出和广泛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