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21、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9小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初:
寤生:
亟:
弗:
22、 分析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4分)
23、 这段文字中姜氏偏爱共叔段的表现是什么?(2分)
24、(一)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32小题: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从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孳:
天:
爪:
离:
25、 请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26、 郭橐驼所说的“植木之性”是什么?(2分)
27、(三)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35小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并说明这段文字表明了什么观点?(4分)
篑:
平:
弃井:
数:
28、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4分)
29、 文中所引孔孟的话属于何种论据?由前文中孔子的话引申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30、 (三)阅读《往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8小题: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谈海的用意是什么?(2分)
31、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海具有怎样的品格?(4分)
32、 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4分)
33、 阅读《门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41小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着什么?(2分)
34、 “傻瓜!”的咒骂在此说明了什么?(4分)
35、 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4分)
36、(一)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44小题: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
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
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
“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玛·姚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
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37、 这段文字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38、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苦恼是什么?(2分)
四、作文(50分)
39、挪威人捕捞沙丁鱼,抵港时若是活鱼,卖价比死鱼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地想让鱼活着抵港。但他们的种种努力都归于失败,只有一艘渔船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在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会因环境陌生而四处乱游,挑起摩擦;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能活蹦鲜跳地到达渔港。此现象即为“鲶鱼效应”。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编辑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