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大于28周,但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
一、早产儿的特点
1.外观 |
足月儿 |
早产儿 |
皮肤 |
红润,皮下脂肪丰富,胎毛少 |
绛红、水肿,皮下脂肪少,胎毛多 |
2.体温
早产儿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容易散热,加之棕色脂肪少,无寒战反应,产热不足,保暖性能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3.呼吸系统
早产儿呼吸中枢相对更不成熟,呼吸节律不规则,可发生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及肌张力减低。
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在子宫内有窘迫史的早产儿更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胸腔较小,肋间肌较弱,胸廓运动较浅,主要靠膈肌运动,呼吸呈腹式。
4.循环系统
安静时,心率较足月儿快,平均120~140次/分,血压也较足月儿低。
5.消化系统
早产儿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而幽门括约肌较发达,容易发生溢乳。
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故以母乳喂养为宜,缺氧或喂养不当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葡萄糖醛基转移酶活性较低,生理性黄疸出现的程度较足月儿重,持续时间也长。
由于早产儿胎粪形成较少和肠道蠕动无力,胎粪排出延迟。
6.血液系统
早产儿白细胞计数较低为(6~8)×109/L;大多数早产儿在第3周末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持续2周左右。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略低,维生素K储存量少,致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较低。由于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先天储铁不足,血容量迅速增加,“生理性贫血”出现早,胎龄越小,贫血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
7.泌尿系统
早产儿的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肾脏排钠增多,易发生低钠血症。其血中的碳酸氢盐浓度极低,阴离子间隙较高,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的限制,蛋白质入量增多时,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肾脏对糖的回吸收能力较低,当葡萄糖输入过多时,常有尿糖出现。
低钠血症、代酸、尿糖
8.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而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
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9.其他
早产儿吸吮能力较弱,食物耐受力差,出生1周内热量供给低于足月儿。
早产儿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降钙素分泌较高,终末器官对甲状旁腺素反应低下,易有低钙血症发生。
同时,早产儿体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发育不够完善,免疫球蛋白含量较低,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早产儿的护理
1.环境
早产儿应与足月儿分室居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注意新生儿室温 22~24℃)
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
2.保暖
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于婴儿培养箱保暖。体重大于2.0kg再放在婴儿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
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合理喂养
(1)开奶时间:
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可出生后2~4小时喂10%葡萄糖水2ml/kg,无呕吐者,可在6~8小时喂乳。
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
足月儿出生后30分钟左右-按需
(2)喂奶量:喂乳量应根据消化道的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
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每次喂乳量越少,喂奶间隔越短,并且根据喂奶后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管饲喂养)及体重增长情况调整(理想者每日增长10~15g)。
(3)喂养方式:由于早产儿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吸收能力较差,但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多,因此,最好用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婴配方奶为宜。
(4)喂养方法:有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喂养后,患儿宜取右侧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的现象发生。
(5)评估: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4.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健全,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
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及时间,应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常用氧气浓度30%~40%。
吸氧时间不宜过长,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防止发生氧中毒。
5.预防出血
新生儿和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肌内注射维生素K1,连用3日,预防出血症。
6.预防感染
足月儿和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每日沐浴1~2次。脐部未脱落者,可采用分段沐浴,沐浴后,用2.5%碘酊和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每日口腔护理1~2次。
7.密切观察病情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