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大纲要求】
六、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 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3)免疫特点 |
了解 掌握 了解 |
① |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
① ③ ② ③ | |
3.急性感染性喉炎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
① ③ ② ③ | |
4.急性支气管炎 |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
① ③ ② ② ③ | |
5.小儿肺炎 | (1)分类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治疗要点 (6)护理措施 |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
① ① ③ ② ② ③ |
【复习重点】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划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1.上呼吸道
(1)鼻:鼻腔相对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
(2)鼻窦: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连续,且鼻窦口相对较大,故急性鼻炎时易导致鼻窦炎。
(3)咽鼓管:较宽、短、直,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易侵及中耳而致中耳炎。
(4)咽部:咽部狭窄且垂直。腭扁桃体在1岁末逐渐增大,至4~10岁时达高峰,14~15岁时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长儿,1岁以内少见。
(5)喉部:喉部较长、狭窄,呈漏斗形,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发生炎症肿胀,故喉炎时易发生梗阻而致窒息、痉挛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
2.下呼吸道
(1)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差,所以不但易发生炎症,炎症时也易导致阻塞。右侧支气管粗短,是由气管直接延伸,因此,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2)肺:肺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使其含血量相对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肺炎、肺不张及肺气肿等。
(二)生理特点
1.呼吸频率和节律 小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各年龄呼吸频率。婴幼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未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尤以早产儿、新生儿明显。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频率(次/分)
年龄 | 呼吸 | 脉搏 | 呼吸:脉搏 |
新生儿 | 40~45 | 120~140 | 1:3 |
~1岁 | 30~40 | 110~130 | 1:3~1:4 |
~3岁 | 25~30 | 100~120 | 1:3~1:4 |
~7岁 | 20~25 | 80~100 | 1:4 |
~14岁 | 18~20 | 70~90 | 1:4 |
2.呼吸形态
婴幼儿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的活动范围小而膈肌活动明显,呈腹膈式呼吸;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肌逐渐发育和膈肌下降,肋骨由水平位逐渐倾斜,胸廓前后径和横径增大,出现胸腹式呼吸。
3.呼吸功能
小儿肺活量、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和气体弥散量均较成人小,而呼吸道阻力较成人大,故各项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均较低,当患呼吸道疾病时,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
(三)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婴幼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尤以分泌型IgA(sIgA)为低,且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
一、病因
90%以上由病毒引起,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也可继发细菌感染,常见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易患呼吸道感染。
若有疾病影响(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先天性心脏病等)及护理不当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二、临床表现
(一)一般类型上感
1.症状 婴幼儿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症状重;年长儿全身症状轻,以局部症状为主。
(1)局部症状:流涕、鼻塞、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和咽痛等。
(2)全身症状:发热、畏寒、头痛、烦躁不安、拒奶、乏力等,甚至高热惊厥。
2.体征 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区别肺炎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拒食等。体检可见咽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等处黏膜上有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 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好发于春夏季,可在集体小儿机构中流行。临床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畏光、流泪等。体检可见咽充血,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有球结膜充血,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 ||
疱疹性咽峡炎 | 咽结合膜热 | |
病原体 | 柯萨奇A组病毒 | 腺病毒3、7型 |
好发季节 | 夏秋季 | 春夏季 |
症状 | 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呕吐等 | 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 |
体征 | 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一旦破渍形成小溃疡 | 咽充血,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有球结膜充血,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 |
病程 | 病程1周左右 | 病程1~2周 |
必考点提示:发热,咽部有疱疹-疱疹性咽峡炎;咽炎、结合膜炎、发热-咽结合膜热 |
(三)并发症
婴幼儿上感可并发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年长儿可因链球菌感染而并发急性肾炎及风湿热。
婴幼儿上感的并发症不包括
A.中耳炎
B.急性肾炎
C.喉炎
D.鼻窦炎
E.颈淋巴结炎
【正确答案】B
三、治疗原则
以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为主,注意预防并发症。
抗病毒药物常用利巴韦林,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
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生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如确诊为链球菌感染者应用青霉素,疗程10~14日。
四、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
(1)注意环境温度,保持室内温度18~20℃,湿度50%~60%,每日通风2次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鼓励患儿多饮水。
(3)松解衣被,衣服和被子不宜过多、过紧,以免影响散热,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衣服。
(4)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或枕冰袋,腋下及腹股沟处置冰袋,温水擦浴或冷盐水灌肠等。
(5)按医嘱给予解热药,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肌注柴胡注射液等。
2.促进舒适
(1)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
(2)鼻塞严重时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碱液滴鼻,每日2~3次,宜在哺乳前15分钟滴鼻,使鼻腔通畅,保证吸吮。
(3)加强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在护理患儿时应经常检查口腔黏膜及皮肤有无皮疹。
在疑有咽后壁脓肿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同时要注意防止脓肿破溃后脓液流入气道引起窒息。
4.健康指导。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
A.柯萨奇病毒
B.鼻病毒
C.腺病毒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
【正确答案】A
女,3岁,高热、流涎、畏食,查体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等处可见2~3mm大小疱疹,心肺正常。最可能导致该病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鼻病毒
C.腺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流感嗜血杆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拒食等。体检可见咽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等处黏膜上有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男孩,6岁。发热伴头痛及肌肉酸3天,查体: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班级中有数人发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扁桃体炎
B.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C.流行性感冒
D.疱疹性咽峡炎
E.川崎病
【正确答案】C
男孩,5岁。高热、咽痛4天,查体:咽部充血,眼结膜充血,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副流感病毒
B.柯萨奇病毒
C.流感病毒
D.腺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好发于春夏季,可在集体小儿机构中流行。临床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畏光、流泪等。体检可见咽充血,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有球结膜充血,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
急性感染性喉炎为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婴幼儿多见。
(―)病因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有时可在麻疹或其他急性传染病的病程中并发。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症状重,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
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阻塞导致症状加重。
严重者迅速出现烦躁不安、吸气性呼吸困难、青紫、心率加快等缺氧症状。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喉部及声带充血、水肿。
(三)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雾化吸入,消除黏膜水肿。
2.控制感染 常用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
3.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应用抗生素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喉头水肿,缓解症状,常用泼尼松,每日1~2mg/kg,分次口服;重症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
4.对症治疗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药异丙嗪。
5.气管切开 有严重缺氧征象或有Ⅲ度喉梗阻者及时行气管切开。
(四)护理措施
1.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用1%~3%的麻黄碱和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丁地去炎松溶液雾化吸入,以迅速消除喉头水肿。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激素治疗。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儿三凹征、喉鸣、青紫及烦躁等的表现正确判断缺氧的程度,发生窒息后及时抢救,随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2.维持正常体温,促进舒适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
(3)保持患儿安静,若患儿过于烦躁不安,遵医嘱给予异丙嗪;避免使用氯丙嗪,以免使喉头肌松弛,加重呼吸困难。
第四节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气管常同时受累,故又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婴幼儿多见。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为一些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百日咳等)的一种临床表现。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体常为各种病毒或细菌,或为混合感染。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引起支气管炎。
免疫功能低下、特异性体质、营养不良、佝偻病和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等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二)临床表现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为主要症状,初为干咳,以后有痰。
婴幼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常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一般无气促和发绀。
体征随疾病时期而异,双肺呼吸音粗,或有不固定、散在的干、湿啰音。
婴幼儿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又称喘息性支气管炎,泛指一组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患儿除有上述临床表现外,主要特点有:
①多见于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的婴幼儿;
②有类似哮喘的临床表现,如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呈鼓音,听诊两肺布满哮鸣音及少量粗湿啰音;
③部分病例复发,大多与感染有关;
④近期预后大多良好,3~4岁后发作次数减少渐趋康复,但少数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三)辅助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增高。
胸部X线检查多无异常改变,或有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加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