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吸入物:尘螨、花粉。
2.感染:如病毒、细菌、原虫、寄生虫等感染。
3.食物:鱼、虾蟹、蛋类、牛奶。
4.其他:气候变化及药物:阿司匹林、普萘洛尔。
(二)发病机制
1.速发型及迟发型哮喘发生均与气道的变应性炎症有关。
2.在哮喘发病中,多种细胞参与,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这些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组胺、乙酰胆碱、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前列腺素等物质参与作用,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多,而引起支气管广泛狭窄、阻塞及哮喘发作。
二、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是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1.症状:发病前多有干咳、打喷嚏、流泪等先兆,继而出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胸闷、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病人常被迫坐起。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治疗不易缓解者,称哮喘持续状态。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发绀、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2.体征:发作时双肺呈过度充气状态,哮鸣音广泛,呼气音延长,但当哮喘非常严重时或轻度哮喘时哮鸣音可不出现。可有发绀、心率增快、奇脉、颈静脉怒张、胸腹反常运动等体征(寂静胸)。发作缓解后可无任何症状及体征。
临床表现重点提示:
1.疾病特点:发作性,间歇期正常。
2.呼吸困难特点:吸气性还是呼气性?
局限还是广泛?
3.时间——夜间或凌晨,为什么?
4.年龄小、季节明显。
5.寂静胸说明什么?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并发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动脉血气分析:
(1)哮喘发作可有不同程度的PaO2降低,缺氧引起反射性过度通气导致PaCO2降低,呼吸性碱中毒。
(2)重症哮喘,气道严重阻塞,可有PaO2降低而PaCO2增高,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3.X线检查:哮喘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并发感染时,可见肺纹理增加和炎性浸润阴影。
4.肺功能检查:哮喘发作时可有用力肺活量(VC)降低,残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总量增加,残气/肺总量的比值增高。
5.痰液检查:涂片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及黏液栓。
四、治疗原则
1.消除过敏原及引起哮喘的刺激因素。
2.缓解哮喘发作药物
包括: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能药物
(1)β2受体激动剂:除有迅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抗气道炎症,增强黏膜纤毛功能的作用,是控制症状的首选药。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福莫特罗等口服或气雾制剂。用药方法首选吸入法。
(2)茶碱类: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增强呼吸肌的收缩、抗气道炎症,增强黏膜纤毛功能的作用。氨茶碱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心血管症状、可有呼吸中枢兴奋,重者可引起抽搐甚至死亡。
(3)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具有舒缓支气管、减少分泌物分泌的作用。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对于夜间哮喘、痰多的病人尤其适用。
2.控制哮喘发作
(1)糖皮质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的最常用方法。常用吸入药物有: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2)色甘酸钠及尼多酸钠:是一种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主要用于预防。
(3)白三烯(LT)调节剂:通过调节LT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也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用药小结
1.首选:β2受体激动剂:沙、特。
2.有效:激素: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3.重症哮喘的治疗: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应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松龙,并发呼吸衰竭时:用机械通气。
4.预防的药物:色甘酸钠。
五、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花草、地毯、皮毛、烟及尘埃飞扬等诱因。
2.给予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鱼、虾、蛋等。
3.鼓励病人饮水,水量>2500ml/d。补充出汗等所丢失的水分。重症者应给予静脉补液,注意补液速度,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情况。
哮喘重点
1.哮喘本质:气道慢性炎症。
2.表现:反复发作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3.辅助检查
重症哮喘,气道严重阻塞,可有PaO2降低而PaCO2增高,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4.治疗要点:
首选:β2受体激动剂,最有效抗炎药是激素。
5.护理措施:鼓励饮水,茶碱类药物护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