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病时高热,主要原因是
A、贫血
B、代谢亢进
C、白细胞浸润
D、感染
E、化疗反应
答案:D
解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遭受癌细胞的侵蚀,机体抵抗力十分微弱,因此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而出现高热不退的现象(D对ABCE错)。
2、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
A、补充铁剂
B、脾切除
C、输血治疗
D、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E、病因治疗
答案:E
解析: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因此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单纯的铁剂补充只能使血象恢复,如对原发病忽视,不能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去除病因是纠正贫血、防止复发的关键环节。(E对ABCD错)。
3、患者,男,35岁。头昏乏力、发热,皮肤出现出 血点半个月。体检: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胸骨压痛,肝肋下1cm,脾肋下5cm。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0×10⁹/L,血小板20×10⁹/L。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答案:C
解析: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的疾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病变。急性白血病多起病急骤,常突然出现高热或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也可缓慢起病,出现进行性疲乏、苍白、低热、轻微出血等;临床主要表现以发热、出血、贫血及各种器官浸润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值(4-10)×10⁹/L)大于10×10⁹/L、血小板((100-300)×10⁹/L)低于60×10⁹/L。分析本题题干,患者血象示贫血且与急性白血病血象吻合。以上头昏乏力、发热及出血倾向,肝、脾大,胸骨有压痛等体征符合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C对ABDE错)。
4、患者,男,45岁。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年,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呼吸急促。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脑梗死
B、高血压危象
C、高血压脑病
D、颅内出血
E、脑动脉痉挛
答案:D
解析: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皮肤淤点和淤斑,牙龈出血和鼻出血,在病程晚期,患者出现严重鼻出血,视物不清,头痛,恶心呕吐,常是致命性颅内出血先兆表现(D对ABCE错)。
5、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红细胞疾病
B、粒细胞疾病
C、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D、造血干细胞疾病
E、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
答案: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感染综合症,临床免疫抑制治疗有效。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D对ABCE错)。
6、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
A、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B、铁吸收不良
C、慢性失血
D、理化因素
E、生物因素
答案:C
解析:(1)铁需求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需铁量相对增加,如果饮食中缺少铁的摄入则易引起缺铁性贫血。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如不及时补充含铁量较多的食品,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2)铁吸收不良: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胃大部切除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由于胃酸不足,可影响铁的吸收。此外,小肠黏膜病变、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重要、最多见的原因。反复小量失血可使体内贮存铁逐渐耗竭,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月经过多、肠息肉、肠道癌肿、钩虫病、痔疮出血等。(C对ABDE错)。
7、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首选药物为
A、羟基脲
B、白消安
C、二溴甘
D、氮芥
E、干扰素
答案:A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又称慢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生性肿瘤,主要涉及髓系,病程发展缓慢,脾大,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效果较好,大约有70%的患者可以获得缓解,起效快,用药后两三天白细胞即下降,停药后又很快回升,耐受性好(A对BCDE错)。
8、血液系统疾病外周血白细胞少于多少时,应实行保护性隔离
A、4x109/L
B、3x109/L
C、2x109/L
D、1x109/L
E、0.5x109/L
答案:D
解析:血液系统疾病,外周血白细胞低于1xl0 9/L时,应实行保护性隔离(D对ABCE错)。
9、观察铁剂治疗效果最早的化验指标是
A、红细胞数上升
B、血清铁含量上升
C、血红蛋白量上升
D、红细胞体积增大
E、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答案:E
解析: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是观察铁剂治疗效果最早的化验指标,口服铁剂有效地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E对ABCD错)。
10、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常提示
A、颅内出血
B、败血症
C、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D、上消化道出血
E、脑栓塞
答案:C
解析:由于化疗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杀伤,急性白血病患者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随着急性白血病病人生存期延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比早年多见,而且多发生在疾病缓解期,出现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重者抽搐、昏迷,但不发热,脑脊液压力增高等(C对);颅内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瞳孔大小不等、瘫痪,甚至昏迷或突然死亡(A错);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为畏寒、高热呈弛张型或间歇型(B错);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D错);脑栓塞多发生在静止期或活动后,起病急骤,多无前驱症状为特点(E错)。
11、患者,男,26岁。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住院治疗,为增加其机体抵抗力,可给予输入的血液制品是
A、洗涤红细胞
B、白细胞浓缩悬液
C、血小板浓缩悬液
D、库存血
E、新鲜血
答案:B
解析:白细胞浓缩悬液指新鲜全血经离心后所取的白膜层白细胞,要求保存于4℃环境,48小时内有效,适用于粒细胞缺乏合并严重感染的病人(B对);洗涤红细胞指红细胞经0.9%氯化钠溶液三次洗涤后,再加入适量0.9%氯化钠溶液而成,适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脏器移植术后、需反复输血的病人等(A错);血小板浓缩血液指新鲜全血经离心后取得,要求保存于20~24℃环境,24小时内有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病人(C错);库存血指保存在2~6℃冰箱内,有效期2-3周的血液,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D错);新鲜血基本保留了血液中原有的所有成分,主要适用于血液病病人,可补充各种血细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E错)。
12、关于铁的代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普通食物
B、人体能吸收的铁为三价铁
C、血浆转铁蛋白能结合的铁为三价铁
D、正常女性铁的丢失形式主要是月经、妊娠、哺乳等
E、正常男性铁的丢失形式主要是经皮肤、胆汁和粪便等排出
答案:B
解析:食物中摄取1-1.5mg的铁即可维持体内铁的平衡,肉类食品的肌红蛋白所含的铁可直接被吸收,吸收率20%,植物中的铁吸收率仅为1%-7%,因植物铁多为三价的胶状氢氧化铁,需还原为二价的亚铁才易被吸收(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普通食物(A对);进入血浆中的亚铁经氧化成三价铁后,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被运到各组织(C对);正常女性铁的丢失形式主要是月经、妊娠、哺乳等,男性铁的丢失形式主要是经皮肤、胆汁和粪便等排出(DE对)。
13、已证明与白血病发病有密切关系的病毒是
A、DNA病毒
B、柯萨奇病毒
C、流感病毒
D、埃可病毒
E、C型RNA病毒
答案:E
解析:已经证明C型RNA肿瘤病毒是某些动物患白血病的病因。从动物白血病细胞分离出C型RNA病毒接种于多种动物,常能发生白血病。人类白血病病因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证明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能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并从恶性T细胞中已分离出病毒,就是一种C型RNA 病毒。(E对)
14、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物是( )
A、糖皮质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造血因子
D、雄激素
E、雌激素
答案: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症。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目前常用丙酸睾酮衍生物司坦唑,需治疗 3~ 6 个月,才能判断疗效,判断指标为网织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升高。(D对)
1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补充维生素
B、给予叶酸
C、补充铁剂
D、输入鲜血
E、增加蛋白质
答案:C
解析:根据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进行分类。 分为大细胞性、正细胞性、单纯小细胞性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临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铁剂治疗,首选口服铁剂,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C对)
16、患者男,36岁。突发高热,严重贫血及皮肤广泛瘀斑,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大便潜血
B、CT
C、尿化验
D、骨髓象
E、B超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中年患者突发高热,且有严重贫血及皮肤广泛瘀斑,此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表现,如需确定属于哪种类型血液疾病需进行骨髓象检查,骨髓象检查即骨髓细胞学检查,可根据有核细胞所占的比例对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来反应骨髓造血活跃程度,特别是不同类型白血病其骨髓象表现不同(D对);大便隐血检查多用于检查患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症状(A错);CT检查可用于检测人体不同部位的微小病变,但对血液系统检查无明显意义(B错);尿化验多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查(C错);B超是胆道系统检查的首选手段,具有简单、效果好的特点(E错)。
17、最能反映贫血程度的实验室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血清蛋白总量
D、血红蛋白定量
E、网织红细胞计数
答案:D
解析:贫血是单位容积末梢血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血清铁蛋白检查可准确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D对);红细胞计数主要反映生理性变化和病理性变化,用于辅助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A错);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病理性见于各种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减慢见于肝病、肿瘤等(B错);血清蛋白总量主要包括球蛋白和清蛋白,主要反应肝脏合成功能和肾脏病变造成蛋白质丢失的情况(C错);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E错)。
18、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红细胞疾病
B、粒细胞疾病
C、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D、造血干细胞疾病
E、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
答案: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D对)
19、属于构成骨髓微环境的细胞是
A、浆细胞
B、巨核细胞
C、巨噬细胞
D、单核细胞
E、造血干细胞
答案:C
解析:骨髓微环境由巨噬细胞、网状组织及微血管组成,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为最具特征性的“土壤”之一(C对);浆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造血干细胞均不是骨髓微环境的组成(ABDE错)。
20、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检查依据是
A、血象检查
B、骨髓检查
C、免疫学检查
D、细胞化学染色
E、染色体和基因检查
答案:B
解析:骨髓检查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检查一般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主要细胞为白血病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且正常粒系、红系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均显著减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呈现粒细胞系列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 ,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慢性期原始粒细胞<10%,急性变期可明显增高达30 %~50%或更高。(B对)
21、确诊缺铁性贫血的化验项目是
A、网织红细胞
B、红细胞总数
C、血红蛋白
D、血清铁
E、血清铁蛋白
答案:E
解析: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实验室检查中血清铁蛋白是缺铁性贫血确诊的检查项目,多小于14μg/L,能够反映体内贮铁量,可作为缺铁的依据(E对);网织红细胞可作为缺铁性贫血治疗后补铁情况的辅助检查手段(A错);红细胞总数正常为男性4.0-5.5×10¹²/L,女性为3.5-5.0×10¹²/L,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总数无明显表现(B错);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治疗后可恢复正常,但由于可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是该病诊断依据(C错);血清铁在缺铁性贫血时水平降低,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D错)。
2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不包括
A、血小板计数减少
B、血小板寿命缩短
C、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
D、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
E、白细胞计数减少
答案:E
解析:ITP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减少,但不涉及白细胞变化(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对);一方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血小板过度破坏,血浆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增多(C对),导致血小板寿命减少(B对);另一方面,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D对)。
23、急性白血病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小血管破裂
B、进行性贫血
C、血小板减少
D、纤维素溶解
E、血管内凝血
答案:C
解析:急性白血病的患者由于癌细胞扩增,在短期内正常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其中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C对);进行性贫血与出血无关(B错);小血管破裂、纤维素溶解、DIC与白血病关系不大(ADE错)。
24、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何值,可发生严重的自发性出血
A、20x10⁹/L
B、25x10⁹/L
C、15x10⁹/L
D、50x10⁹/L
E、30x10⁹/L
答案:A
解析: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0X10⁹/L时患者可发生严重的自发性出血,尤其是是内脏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致命的颅内出血出现(A对BCDE错)。
25、患者,女,45岁。为ITP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7个月后,血小板为22x10⁹/L,仍有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症状,进一步治疗需考虑
A、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B、免疫抑制剂
C、脾切除
D、输血小板
E、中药治疗
答案:C
解析:ITP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制,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临床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若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情迁延6个月以上,或糖皮质激素维持量大于30mg/d时应考虑脾切除手术(C对ABDE错)。
26、给患者服用铁剂时,正确的做法是
A、服用茶水可促进其吸收
B、服用前应常规测心率
C、服药后不宜饮水
D、可用饮水管吸
E、宜饭前服用
答案:D
解析:直接口服铁剂容易把牙齿染黑,需使用吸管(D对);铁剂不可与茶水同服,因为茶、咖啡中物质能与铁生成不溶性的铁质沉淀,而妨碍铁的吸收(A错);铁剂心率没有直接影响,不需在服用前测心率,临床上服药前需测量心率的主要是洋地黄类药物(B错);服药后少量饮水,可减轻铁剂对牙齿和胃肠道的刺激(C错);铁剂容易产生胃肠道反应,建议两餐之间服用(E错)。
A. -10%
B. 10%
C. 20%~30%
D. 30%~60%
E. >+60%
27、重度甲亢基础代谢率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E
解析: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正常人基础代谢率为-15% ~ +15%。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患者基础代谢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重度甲亢基础代谢率超过+60%(E对);-15% ~ +15%为正常人基础代谢率范围(AB错);+20% ~ +30%为轻度甲亢基础代谢率范围(C错);+30% ~ +60%为中度甲亢(D错)。
A. 羟基脲
B. 长春新碱
C. 三尖杉酯碱
D. 苯丁酸氮芥
E. 糖皮质激素
28、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药物是( )
A、A
B、B
C、C
D、D
E、E
答案:A
解析: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化疗药物有白消安、羟基脲、二溴甘露醇、氮芥类等药物,首选药物为羟基脲(本题选A)
A. 羟基脲
B. 长春新碱
C. 三尖杉酯碱
D. 苯丁酸氮芥
E. 糖皮质激素
29、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的药物是( )
A、A
B、B
C、C
D、D
E、E
答案:D
解析:苯丁酸氮芥是治疗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首选药物。对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和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都有一定疗效,口服用于卵巢癌化疗的维持。(本题选D)
A. 贫血
B. 出血
C. 发热
D. 脾大
E. 淋巴结肿大
30、常为急性白血病病人的首发症状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A
解析:急性白血病,多数起病急骤,常突然高热或有明显出血倾向,也可缓慢起病,出现进行性疲乏、苍白、低热、轻微出血等。本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及各种器官浸润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发热为本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出血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贫血常为首发症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贫血原因主要是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以及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溶血、出血等。(A对)
A. 贫血
B. 出血
C. 发热
D. 脾大
E. 淋巴结肿大
31、常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发体征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E
解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起病十分缓慢,多无自觉症状,淋巴结肿大常为就诊的首发症状,肿大的淋巴结较坚实、无压痛、可移动。以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为主。(E对)
A. 贫血
B. 出血
C. 发热
D. 脾大
E. 淋巴结肿大
3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最显著的体征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D
解析: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的疾病,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病变;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又称慢粒,其临床特点为病程缓慢,可有脾大,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等代谢亢进的表现,脾大为最突出体征,随病情进展脾脏可达脐水平甚至可深入盆腔(D对);贫血、发热、出血、白血病细胞浸润不同部位的表现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其中贫血为首发症状(ABC错);慢性淋巴细胞早期常无症状,常因发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升高而就诊(E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