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有关呕血与黑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呕血一般都有黑便
B、出血量5ml,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C、出血量60ml,出现黑便
D、出血量超过300ml,出现黑便
E、黑便必有呕血
答案:E
解析:呕血需要胃内积血达到250~300ml,当出血量达到50~100ml时就会出现黑便,因为黑便小于呕血的出血量,所以出现黑便时不一定会有呕血(A对E错);出血5ml以上大便隐血试验阳性(BCD对)。
2、慢性胃窦炎的主要病因是
A、幽门螺杆菌感染
B、消炎药物
C、烟酒过度
D、暴饮暴食
E、胆汁反流
答案:A
解析: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是胃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A对BCDE错)。
3、胃壁主细胞分泌的是
A、碱性黏液
B、促胃液素
C、胃蛋白酶原
D、盐酸
E、抗贫血因子
答案:C
解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C对);碱性黏液由黏液细胞分泌,有保护胃黏膜、对抗胃酸腐蚀的作用(A错);促胃液素由G细胞分泌(B错);盐酸和抗贫血因子由壁细胞分泌(DE错)。
4、慢性胃炎患者应避免应用
A、链霉素
B、庆大霉素
C、泼尼松
D、吗丁啉
E、甲氧氯普胺
答案:C
解析: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非糜烂性炎性改变,临床治疗过程需注意由于泼尼松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应尽量避免使用(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慢性胃炎临床用药包括抗酸剂、解痉剂、助消化药、补酸剂、弱安定剂、促胃排空剂和抗生素等(ABDE对)。
5、胃溃疡伴小量出血无呕吐者可给予
A、暂禁食
B、温凉、流质饮食
C、禁蛋白饮食
D、低蛋白饮食
E、低盐饮食
答案:B
解析:溃疡患者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B对A错),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但不宜进食过热的食物以免扩张血管加重出血。且因患者出血,需补充足量蛋白以补充机体所需(CD错);高血压患者或肾病患者需低盐饮食,单纯胃溃疡伴小量出血者无需低盐饮食(E错)。
6、患者,女,32岁。3年来常出现左上腹痛,常在进食后疼痛,先后曾呕血3次,胃肠钡餐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体检仅上腹压痛。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胃炎
B、胃癌
C、胃溃疡
D、肠梗阻
E、十二指肠溃疡
答案:C
解析: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因食物刺激溃疡创面引起疼痛,溃疡可能破溃出血,该患者的表现符合胃溃疡(C对);慢性胃炎一般没有呕血现象(A错);该患者胃肠钡餐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可初步排除胃癌可能(B错);肠梗阻除腹部疼痛外会呕宿食,并不表现为进餐后疼痛和(D错);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空腹痛即餐后2~4小时或(及)午夜痛,进食或服用抗酸剂后可缓解,与该患者表现不符,可基本排除(E错)。
7、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
A、恶心
B、呕吐
C、反酸
D、嗳气
E、上腹痛
答案:E
解析: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腹痛呈慢性、周期性、节律性(E对,ABCD错)。
8、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
A、减弱壁细胞功能
B、抑制迷走神经
C、抑制促胃液素
D、竞争性地阻断壁细胞基底膜的H2 受体
E、防H⁺回渗
答案:D
解析:西咪替丁为H₂受体阻断药,可以选择性竞争结合H₂受体,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D对ABCE错)。
9、下列可破坏胃黏膜屏障的药物是
A、枸橼酸铋钾
B、法莫替丁
C、吲哚美辛
D、雷尼替丁
E、西沙必利
答案:C
解析:非甾体类抗炎药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破坏胃黏膜屏障,如吲哚美辛和阿司匹林(C对);枸橼酸铋钾属于胃粘膜保护剂(A错);法莫替丁和雷尼替丁属于H2 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胃酸分泌(BD错);西沙必利可以促进肠蠕动,并协调胃肠运动,防止食物滞留和反流(E错)。
10、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A、幽门螺杆菌检查
B、胃液分析
C、血清学检查
D、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E、大便隐血试验
答案:D
解析: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溃疡部位、病变大小、性质,在内镜下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确诊有无癌变,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D对);幽门螺杆菌检查用于确诊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治疗有指导意义,但不能直接确诊消化性溃疡(A错);胃液分析、血清学检查对胃溃疡的分型有指导意义(BC错);大便隐血试验用于确诊有无消化道出血,而非诊断消化性溃疡(E错)。
11、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吸烟
B、刺激性饮食
C、精神过度紧张
D、胃酸分泌过多
E、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答案:D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所致,而胃蛋白酶的活性取决于胃液PH,当胃液PH值在4以上时,胃蛋白酶便失去活性,因此胃酸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D对ABCE错)。
12、降低胃内酸度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A、含铝抗酸剂
B、H₂受体拮抗剂
C、质子泵抑制剂
D、抗胆碱能药物
E、胃泌素受体拮抗剂
答案:C
解析:质子泵抑制剂是通过阻碍胃壁细胞H⁺-K⁺-ATP酶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目前最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和抗溃疡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HP)、卓-艾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C对ABDE错)。
13、患者,男。消化性溃疡患者,经常胃出血,近期出现黑粪,估计其出血量为
A、3~5ml
B、30ml
C、60ml
D、200ml
E、500ml
答案:C
解析: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若每日出血量在50~100ml,则出现黑粪;若胃内积血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如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C对ABDE错)。
14、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A、纤维胃镜检查
B、病史及临床表现
C、血清抗体测定
D、钡餐检查
E、胃液酸碱度分析
答案:A
解析: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是慢性胃炎最可靠的确诊方法。活组织检查可进行病理诊断。(A对)
15、患者男,26岁。1个月前出现进食后上腹部胀痛,夜间常疼醒,进食后可缓解,近日感乏力,大便呈黑色,大便隐血试验(+),初步诊断
A、胃溃疡伴出血
B、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C、胃癌出血
D、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急性胃炎
答案:B
解析:夜间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点,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少量出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B对)。
16、某消化性溃疡患者即将出院,责任护士指导其回家后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A、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B、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C、保护胃黏膜药宜在餐前1小时服用
D、抗酸药宜在饭后和睡前服用
E、上腹部疼痛时要及时服用去痛片镇痛
答案:E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指导:①用药指导:联合用药对症治疗的原则,保护胃黏膜药宜在餐前1小时服用,抗酸药宜在饭后和睡前服用,故C、D正确;②饮食指导:溃疡病合并穿孔、出血时禁食,避免辛辣、过咸饮食,忌浓茶、咖啡等饮料,牛乳和豆浆能稀释胃酸,其中含钙和蛋白质能刺激胃酸分解,故不宜多饮,不吃过热、过冷、太酸和油炸食物,故B正确;③休息与锻炼: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故A正确;④急腹症的时候慎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同时损伤胃黏膜,故本题选E。
17、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头晕
B、皮疹
C、乏力
D、便秘
E、口干
答案:D
解析:硫糖铝片宜在进餐前1小时服用,可有便秘、口干、皮疹、眩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服用硫糖铝后,抑制肠道运动增加水分吸收,引起便秘,这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故本题选D。
18、王先生,40岁,上腹隐痛伴反酸、嗳气2个月。检查上腹部有轻度压痛,粪隐血试验阳性。对下列用药指导错误的是
A、硫糖铝在餐前服用
B、吗丁啉在餐前服用
C、法莫替丁在餐后服用
D、氢氧化铝可在睡前服用
E、奥美拉唑应在餐前服用
答案:E
解析:从题干描述可推断王先生患消化性溃疡。可口服降低胃内酸度、增加胃肠黏膜抵抗力和消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抗酸药应在餐后1小时及睡前服用,增加胃肠黏膜抵抗力及胃动力药等应在餐前1小时及睡前1小时服用。在以上选项中硫糖锅、氢氧化铝为增加胃肠黏膜抵抗力的药物,吗丁啉为胃动力药,可在餐前及睡前服用。法莫替丁、奥美拉唑为抗酸药,应在餐后服用。故选项E错误。
19、患者男,40岁。半年来常于晚10时左右出现中上腹隐痛。4小时前突然再次发作腹痛,疼痛剧烈,并呈持续性。查体: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速,腹壁强直,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少,肝浊音界缩小。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胃炎
C、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
D、肾结石
E、上消化道出血
答案:C
解析:溃疡病灶向深部发展 穿透浆膜层引起穿孔,多见于 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如刀割样,可迅速遍及全腹,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服用抑酸剂不能缓解。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腹部检查可见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部分病人出现休克。根据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压痛反跳痛等现象,最可能的诊断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C对)急性胰腺炎会有腹痛、恶心、呕吐,排除A 。急性胃炎不会有出冷汗、脉细速等表现,B错 。肾结石表现为腰背部绞痛,D错 。上消化道出血会有呕血黑便表现 。排除E
20、患者,男,63岁,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需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其用药原则是
A、剂量宜大
B、宜静脉给药
C、联合用药
D、宜长期使用
E、药物种类不受限制
答案:C
解析: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炎患者,用单种药物不能有效根除Hp,常用的联合方案有:1种PPI(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或1种铋剂+2种抗生素,疗程7~14天(C对)。
21、关于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
A、急性发作期应禁食
B、剧烈呕吐呕血的患者应进普食
C、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D、不定时进餐
E、剧烈呕吐、呕血的患者可静脉补充营养
答案:E
解析:急性发作期病人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如病人有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利于黏膜的恢复。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进行静脉补充营养(E对)。 恢复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楂、食醋、浓肉汤、鸡汤等。
22、患者男,50岁。夜间上腹烧灼痛发作2月余。进食或服阿托品后迅速缓解,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进食后疼痛缓解的机制是
A、交感神经兴奋
B、胃酸被中和
C、胃酸增多
D、平滑肌松弛
E、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答案:B
解析:胃酸分泌过多在十二指肠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是胃酸破坏肠黏膜。人体在空腹时有基础胃酸分泌,该部分胃酸可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该处溃疡产生疼痛,夜间更甚,进食后,食物刺激胃酸分泌的同时也刺激胆汁和肠液的分泌(碱性),虽然进食时胃酸分泌增多,但当这部分胃酸进入肠道时,多已经与食物充分混合,所以疼痛缓解(B对ACDE错)。
23、对胃酸抑制作用最强的是
A、硫糖铝
B、奥美拉唑
C、氢氧化铝
D、西咪替丁
E、枸橼酸铋钾
答案:B
解析:质子泵阻滞剂:以奥美拉瞠为代表,是目前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作用时间长,可以抑制壁细胞分泌H ᐩ的最后环节 H ᐩ-K ᐩ-ATP酶(质子泵),减少了胃酸分泌。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B对)兰索拉嗖等。(本题选B)
24、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穿孔
B、出血
C、幽门梗阻
D、癌变
E、感染
答案:B
解析: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性质可为钝痛、烧灼、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等,剑突下可由局限性压痛,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梗阻、癌变等,其中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并发症,大约50%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引起,主要表现为呕血、黑粪、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B对ACD错);感染不是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E错)。
25、胃炎患者,有少量出血,恰当的饮食是
A、高热量高纤维饮食
B、无特别禁忌
C、牛奶,米汤等温凉流质饮食
D、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
E、少渣,半流质饮食
答案:C
解析:胃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给予无渣、半流质饮食,若病人有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温凉饮食能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利于胃黏膜的恢复,恢复期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C对ABDE错)。
26、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的损害性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幽门螺杆菌感染
B、饮食失调
C、吸烟
D、精神因素
E、胃酸、胃蛋白酶
答案:E
解析: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常见。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与黏膜的防御作用之间失去平衡,胃酸对黏膜产生自我消化形成的,因此,与消化性溃疡发病最相关的损害性因素为胃酸、胃蛋白酶,占主导地位(E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A错);饮食因素、吸烟、药物、遗传、精神因素为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一般病因(BCD错)。
27、慢性胃炎常见的病原菌是( )
A、幽门螺杆菌
B、四联球菌
C、链球菌
D、支原体
E、衣原体
答案:A
解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幽门螺杆菌具有鞭毛结构能直接侵袭胃黏膜;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可中和胃酸,形成有利于幽门螺杆菌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产生毒素使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造成黏膜损害和炎症;诱导自身免疫反应(A对)
28、患者,男,65岁。胃溃疡病史30年。近2周上腹部持续疼痛,服用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无效,并伴有黑便多次。患者可能的并发症为
A、出血
B、癌变
C、幽门梗阻
D、穿孔
E、胃炎
答案:B
解析: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表现为上腹部烧灼或痉挛感,疼痛部位位于剑突下正中或稍偏左,进餐后30-60分钟疼痛开始,较少发生于夜晚,多持续1-2小时,其疼痛特点为进食-疼痛-缓解。胃溃疡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其中当原有疼痛规律改变、原治疗药物无效、持续性大便隐血检查阳性或黑便,应首选考虑癌变的发生。本题干中,患者胃溃疡病史30年、近2周持续疼痛、治疗药物无效、黑便,因此应首先考虑发生了癌变(B对);出血表现为呕血与黑便(A错);幽门梗阻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频繁呕吐宿食,严重时可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并有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症状(C错);穿孔多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腹部剧痛及急性腹膜炎相关体征(D错);胃炎不是胃溃疡的并发症(E错)。
29、引起慢性胃炎常见的细菌是
A、沙门菌
B、大肠杆菌
C、嗜盐杆菌
D、空肠弯曲菌
E、幽门螺杆菌
答案:E
解析: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种因素长期持续作用于胃黏膜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研究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有关,为引起慢性胃炎最常见病因(E对);沙门菌是一种寄居在动物及人类肠道内参与生化反应的革兰阴性杆菌,是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A错);大肠杆菌在人体免疫力低下、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的情况下可引起腹泻(B错);嗜盐杆菌,又称为副溶血性弧菌,是生活在高盐环境中的一类细菌,食用嗜盐杆菌污染的食物可于6-20小时内出现食物中毒症状(C错);空肠弯曲菌属于微需氧菌,可侵袭小肠及大肠黏膜引起急性肠炎(D错)。
30、患者,男,45岁。饱餐后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烈疼痛,并迅速蔓延至全腹2小时,伴恶心呕吐。查体:面色苍白,体温37℃,脉搏90次/分,血压105/75mmHg,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消失,拟诊为胃溃疡穿孔。有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A、MRI
B、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C、CT
D、立位X线腹部透视或平片
E、B超
答案:D
解析: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为主要症状,若并发穿孔时可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同时有腹壁板样僵直、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等体征,对于胃溃疡合并穿孔情况,为进行诊断可选择X线立位腹部平片或透视进行辅助诊断,若为胃溃疡合并穿孔大多数情况可见膈下积气(D对);MRI(磁共振成像)和CT检查多用于神经系统病变及心血管系统检查(AC错);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多用于定位腹腔出血的出血部位(B错);B超多用于腹部及盆腔脏器如胆囊、子宫等的检查(E错)。
31、慢性胃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胸骨后烧灼感
B、反复黑便
C、呕吐咖啡色液体
D、饥饿感、夜间痛
E、上腹饱胀、不适疼痛
答案:E
解析: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本病多无明显体征,有的病人可有上腹部轻压痛。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有舌炎及贫血。选E
32、患者,女,38岁。每次餐后30-60分钟上腹部有烧灼感,持续1-2小时,此腹痛特点应考虑是
A、慢性胃炎
B、食管炎
C、胃溃疡
D、十二指肠溃疡
E、胰腺炎
答案:C
解析:胃溃疡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其中胃溃疡疼痛位于剑突下正中或稍偏左,呈烧灼或痉挛感,一般发生于进食后30-60分钟,疼痛较少发生在夜晚,一般持续1-2个小时消失,具有“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分析题干,患者表现与胃溃疡相符(C对);慢性胃炎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中上腹部不适、饱胀、钝痛、烧灼感(A错);食管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吞咽困难,吞咽时表情痛苦,并大量流涎,或发生呕吐(B错);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于上腹正中或稍偏右,一般于进餐后1-3小时开始,常发生在午夜至凌晨,疼痛表现为“疼痛-进食-缓解”的特点(D错);胰腺炎以腹痛为首发及主要症状,主要位于中上腹,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性质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弯腰抱膝位可减轻(E错)。
33、质子泵阻滞剂作用机制是
A、阻止组胺与其H₂受体相结合
B、抑制壁细胞分泌H⁺的H⁺-K⁺-ATP酶
C、与盐酸作用形成盐和水
D、与溃疡面结合形成防酸屏障
E、可降低基础及刺激后胃酸分泌
答案:B
解析:质子泵阻滞剂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是已知的目前作用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以奥美拉唑为代表,作用时间长,可以抑制壁细胞分泌H⁺的最后环节H⁺-K⁺-ATP酶(质子泵),有效地减少胃酸分泌(B对C错);H₂受体拮抗剂能阻止组胺与H₂受体相结合,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A错);保护胃粘膜的药如枸橼酸铋钾、硫糖铝等与溃疡面渗出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一层覆盖溃疡的防酸保护膜(D错);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可降低基础及刺激后胃酸分泌,但效果不好,较少用(E错)。
患者,男,27岁。自去年冬季以来每天发生空腹痛,进食后疼痛缓解。平时伴有恶心、打嗝、反酸。查体:剑突右侧有局限压痛,无反跳痛。
34、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胃炎
B、慢性胃窦炎
C、胃溃疡
D、十二指肠溃疡
E、食管憩室
答案:D
解析: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临床上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疼痛为饥饿痛或空腹痛,其疼痛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伴有胃肠道症状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发作时上腹部局限性压痛,符合该患者表现(D对);急性胃炎一般起病较急,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以至剧烈的腹部绞痛,厌食、恶心、呕吐,因常伴肠炎而腹泻(A错);慢性胃窦炎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多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缺乏等,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B错);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在剑突下正中,疼痛常在进餐后0.5-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后疼痛复发,其典型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C错);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常无症状,多于食管钡餐X线检查时发现,有时做食管镜检查排除癌变(E错)。
患者,男,27岁。自去年冬季以来每天发生空腹痛,进食后疼痛缓解。平时伴有恶心、打嗝、反酸。查体:剑突右侧有局限压痛,无反跳痛。
35、作何种检查可以确诊
A、化验胃酸
B、胃镜
C、CT
D、B超
E、化验血常规
答案:B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疼痛为饥饿痛或空腹痛,其疼痛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伴有胃肠道症状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发作时上腹部局限性压痛,符合该患者表现,初步判断为十二指肠溃疡,需进一步作胃镜以确诊,纤维胃镜下可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边缘整齐,深浅不一,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下层,晚期可深达肌层(B对ACDE错)。
36、某消化性溃疡患者,原有疼痛节律消失,变为持续上腹痛,伴频繁呕吐,呕吐物含发酵性宿食。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幽门梗阻
B、急性胰腺炎
C、穿孔
D、胃癌
E、上消化道出血
答案:A
解析:幽门梗阻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见于2%的病例,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管溃疡,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频繁呕吐宿食,严重时可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并有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症状(A对);急性胰腺炎临床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及血淀粉酶增高为特点(B错);穿孔常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腹部剧痛和具有急性腹膜炎的体征,当溃疡病人腹部疼痛转为持续性,进食或用抑酸药后长时间疼痛不能缓解,并向背部或两侧上腹部放射时,常提示可能出现穿孔(C错);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半数病人出现上腹隐痛,晚期可有恶病质(D错);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有周围循环衰竭(E错)。
37、下列符合胃溃疡特点的是
A、发病年龄多为青年
B、好发于胃大弯
C、上腹压痛点常在上腹偏右
D、疼痛多在饭后3~4小时发生
E、X线钡餐检查有龛影
答案:E
解析:胃溃疡的X线钡餐检查,溃疡的X线直接征象为龛影,是诊断溃疡的重要依据(E对);胃溃疡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居多,多见于胃角和胃窦小弯(AB错);胃溃疡疼痛的部位在剑突下正中,疼痛常在进餐后0.5~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后疼痛复发,其典型节律为进食-疼痛-缓解(CD错)。
38、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黑便,估计其每日出血量至少为
A、30ml
B、40ml
C、50ml
D、60ml
E、70ml
答案:C
解析:消化道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大量出血,其发生率约占本病患者的20%~25%,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消化道出血量估计:①大便隐血实验阳性,出血>5ml;②出现黑便,出血量>50-70ml,因此有黑便患者的消化道每日出血量至少为50ml(C对ABDE错)。.
39、消化性溃疡具有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A、反酸嗳气
B、节律性上腹痛
C、消化功能紊乱
D、恶心呕吐
E、营养失调
答案:B
解析: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性质可分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疼痛具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使用抑酸或抗酸剂缓解等特点,且部分患者疼痛可与进餐有相关节律性,如餐后痛或饥饿痛。由此可见,节律性上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B对);其他如反酸、嗳气,消化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营养失调均不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ACDE错)。
40、患者,女,38岁。每次餐后30-60分钟上腹部有烧灼感,持续1-2小时,此腹痛特点应考虑是
A、慢性胃炎
B、食管炎
C、胃溃疡
D、十二指肠溃疡
E、胰腺炎
答案:C
解析:该患者的腹痛特点是:进餐-疼痛-缓解,因此考虑其主要原因是胃溃疡(C对ABDE错)。
41、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机理是
A、与溃疡面结合形成保护屏障
B、抑制壁细胞分泌H⁺的H⁺-K⁺-ATP酶
C、与盐酸作用形成盐和水
D、通过选择性竞争结合H₂受体,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
E、可刺激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
答案:D
解析:雷尼替丁属于H₂受体拮抗剂,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竞争结合H₂受体,使壁细胞分泌胃酸较少(D对AE错);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可抑制壁细胞分泌H⁺的H⁺-K⁺-ATP酶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B错);抗酸药(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可与胃内盐酸作用形成盐和水,使胃内酸度降低(C错)。
42、消化性溃疡患者服用抑酸剂宜在
A、饭前1~2小时
B、饭后1~2小时
C、两餐之间
D、每天清晨1次
E、进餐时与食物同服
答案:E
解析: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有关,使用抗酸药治疗应在早晚餐时和睡前服用以中和过高的胃酸分泌,避免与牛奶同时服用(E对ACDE错)。
43、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
A、球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E、降部和升部
答案:A
解析: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95%),最常见在距幽门3cm以内(90%),以前壁居多,其次为后壁、下壁、上壁(A对BCDE错)。
44、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
A、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B、自身免疫反应
C、机械因素影响
D、化学因素影响
E、黏膜退变
答案:A
解析:幽门螺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98%~100%,现已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A对);引起慢性胃炎的其它因素还有十二指肠-胃反流(D错)、自身免疫反应(B错)、机械性因素(C错)、退行性改变(E错)但不是最主要的病因。
45、消化性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袭作用
B、幽门螺杆菌感染
C、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
D、过度精神紧张
E、遗传因素
答案:A
解析: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屏障受损形成,这是直接原因(A对);除此之外,消化道溃疡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精神心理因素、遗传因素有关(BCDE错)。
患者,男,42岁。间歇性上腹痛3年,有嗳气、反酸、食欲不振,冬春季节较常发作。近3天来腹痛加剧,且突然呕血400ml。
46、该患者出血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慢性胃炎
B、消化性溃疡
C、胃癌
D、胃肠道黏膜糜烂
E、肝硬化
答案:B
解析:上腹部疼痛是溃疡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发作有季节性,一般秋末冬初最易发病,胃溃疡疼痛发生于餐后0.5~2小时,再经1~2小时的胃排空后缓解。消化性溃疡的发作可伴有嗳气、反酸、流涎、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多以消化道出血或急性穿孔为临床表现来就诊(B对ACDE错)。
患者,男,42岁。间歇性上腹痛3年,有嗳气、反酸、食欲不振,冬春季节较常发作。近3天来腹痛加剧,且突然呕血400ml。
47、为确诊原因,应首选
A、X线钡餐检査
B、超声检查
C、大便隐血试验
D、纤维内镜检査
E、胃液分析
答案:D
解析:上腹部疼痛是溃疡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发作有季节性,一般秋末冬初最易发病,胃溃疡疼痛发生于餐后1/2~2小时,再经1~2小时的胃排空后缓解。消化性溃疡的发作可伴有嗳气、反酸、流涎、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是以上消化道出血或急性穿孔而就诊,根据本病慢性反复发作的病程及具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一般可以作出初步诊断,X线钡餐检查,尤其纤维胃镜检查有确诊价值(D对ABCE错)。
患者,男,42岁。间歇性上腹痛3年,有嗳气、反酸、食欲不振,冬春季节较常发作。近3天来腹痛加剧,且突然呕血400ml。
48、最适宜采取何种治疗
A、禁食
B、禁食+输液治疗
C、禁食+输血治疗
D、禁食+输液+法莫替丁
E、输血治疗+酸磺乙胺
答案:D
解析:呕血首先应静脉补充液体、静脉使用抑酸药、禁食,然后査血常规,看出血情况是否需要输血,并且尽快做胃镜检查明确原因,最后再根据情况使用对症的药物。法莫替丁是H₂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副作用少,对性激素无影响,是选择性竞争结合H₂受体、使壁细胞胃酸分泌减少。病人呕血有可能已经穿孔,所以禁食,补液治疗(D对ABCE错)。
患者,男,27岁。自去年冬季以来每天发生空腹痛,进食后疼痛缓解。平时伴有恶心、打嗝、反酸。查体:剑突右侧有局限压痛,无反跳痛。
49、目前认为是何种细菌感染
A、链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肺炎球菌
D、化脓球菌
E、幽门螺杆菌
答案:E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疼痛为饥饿痛或空腹痛,其疼痛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伴有胃肠道症状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发作时上腹部局限性压痛,符合该患者表现,初步判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破坏了胃的黏膜屏障,使氢离子和胃蛋白酶渗入黏膜,发生自身消化作用,形成溃疡(E对);链球菌常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痈、蜂窝织炎,A族链球菌还会引起猩红热等(A错);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常引起术后感染、脓肿、化脓性中耳炎等(B错);肺炎球菌常引起肺炎(C错);化脓杆菌是一类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常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脓毒血症(D错)。
患者,男,25岁。反复发作性上腹痛5年。午饭后突然剧烈腹痛,迅速遍及全腹。查体: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
50、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解痉止痛
B、补液
C、抗感染
D、胃肠减压
E、取半卧位
答案:A
解析: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并发症,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主要是通过胃肠减压,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溃疡穿孔自行闭合,腹腔渗液自行吸收;使用解痉止痛药物会影响对病情的判断,延误治疗(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BCDE对)。
A. 硫糖铝
B. 氢氧化铝
C. 西咪替丁
D. 雷尼替丁
E. 奥美拉唑
51、目前认为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E
解析:临床使用的各种药物中,目前认为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为质子泵抑制剂,其中以奥美拉唑为代表,作用时间长,可以抑制壁细胞分泌H⁺的最后环节H⁺-K⁺-ATP酶(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E对);硫糖铝是一种胃粘膜保护剂,是硫酸化蔗糖的氢氧化铝盐,可与溃疡面上带正电荷的渗出蛋白质结合,同时可刺激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A错);氢氧化铝是一种弱酸性抗酸剂,具有综合胃酸、短暂缓解疼痛的作用(B错);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为H₂受体拮抗剂,能阻止组胺与H₂受体相结合,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CD错)。
A. 硫糖铝
B. 氢氧化铝
C. 西咪替丁
D. 雷尼替丁
E. 奥美拉唑
52、属于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A
解析:临床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种类较多,包括抑制胃酸药物(制酸剂、质子泵阻滞剂、H₂受体拮抗剂)、保护胃黏膜药物等,其中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包括枸橼酸铋钾、硫糖铝、前列腺素类药物等,硫糖铝是一种胃粘膜保护剂,是硫酸化蔗糖的氢氧化铝盐,可与溃疡面上带正电荷的渗出蛋白质结合,同时可刺激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A对);氢氧化铝是一种弱酸性抗酸剂,具有综合胃酸、短暂缓解疼痛的作用(B错);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为H₂受体拮抗剂,能阻止组胺与H₂受体相结合,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CD错);质子泵抑制剂为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以奥美拉唑为代表,作用时间长,可以抑制壁细胞分泌H+的最后环节H⁺-K⁺-ATP酶(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E错)。
A. 枸橼酸铋钾
B. 法莫替丁
C. 吲哚美辛
D. 硫糖铝
E. 阿托品
53、可破坏胃黏膜屏障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C
解析:吲哚美辛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适用于解热、缓解炎性疼痛如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的治疗,但长期应用具有损伤胃黏膜的副作用,同时非甾体类药物还可抑制机体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前列腺素对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增加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等发生的可能(C对);枸橼酸铋钾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进入胃内可与胃存在的溃疡面渗出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屏障,多用于慢性胃炎和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烧灼感和反酸;同时对幽门螺杆菌有杀菌及抑菌作用(A错);法莫替丁是一种组织胺H₂受体拮抗剂,具有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等(B错);硫糖铝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后聚合并形成不溶性的带负电荷的胶体,与溃疡面渗出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保护胃黏膜并促进溃疡面愈合(D错);阿托品作用主要是解除痉挛、减少腺体分泌及缓解疼痛、散大瞳孔(E错)。
A. 枸橼酸铋钾
B. 法莫替丁
C. 吲哚美辛
D. 硫糖铝
E. 阿托品
54、可保护胃黏膜、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A
解析:枸橼酸铋钾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进入胃内可与胃存在的溃疡面渗出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屏障,多用于慢性胃炎和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烧灼感和反酸;同时对幽门螺杆菌有杀菌及抑菌作用(A对);法莫替丁是一种组织胺H₂受体拮抗剂,具有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等(B错);吲哚美辛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适用于解热、缓解炎性疼痛如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的治疗,但长期应用具有损伤胃粘膜的副作用,同时非甾体类药物还可抑制机体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前列腺素对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增加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等发生的可能(C错);硫糖铝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后聚合并形成不溶性的带负电荷的胶体,与溃疡面渗出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保护胃黏膜并促进溃疡面愈合(D错);阿托品作用主要是解除痉挛、减少腺体分泌及缓解疼痛、散大瞳孔(E错)。
55、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可向右肩部放射
B、夜间痛不明显
C、持续性绞痛
D、夏季好发
E、饥饿痛
答案:E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为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体征为饥饿痛,也可常发生于午夜至凌晨;持续性绞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为胆道系统疾病的特点;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冬春季。(E对)
患者,男,45岁。上腹胀痛5年,常在空腹或饥饿时发生,进食后缓解,近3天出现黑便。查体:上腹稍偏右有明显压痛。
56、为明确诊断应选择
A、胃液分析
B、胃镜检查
C、X线检查
D、心电图检查
E、幽门螺杆菌检查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患者的病症是十二指肠溃疡,出现黑便,说明有消化道出血,这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是胃镜和胃黏膜组织活检,该方法可直观地观察溃疡大小和出血部位,从而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B对ACDE错)。
患者,男,45岁。上腹胀痛5年,常在空腹或饥饿时发生,进食后缓解,近3天出现黑便。查体:上腹稍偏右有明显压痛。
57、抑酸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A、西咪替丁
B、奥美拉唑
C、氢氧化铝
D、氨苄西林
E、枸橼酸铋钾
答案:B
解析: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包括降低胃酸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和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降低胃酸的药物包括制酸药和抗分泌药两类,制酸药与胃内盐酸作用形成盐和水,使胃酸降低(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抗分泌药物主要有组胺H₂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类,其中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作用最强,这是因为胃酸分泌最后一步是壁细胞分泌膜内质子泵驱动细胞H⁺与小管内K⁺交换,质子泵即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可明显减少任何刺激激发的酸分泌,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氨苄西林是青霉素类抗生素;枸橼酸铋钾为胃黏膜保护剂,在胃酸条件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促进溃疡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B对ACDE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