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
患者因发热3天,抽搐3.5小时于2023.10.7 16:33以癫痫持续状态收入,入院后给予抗癫痫,控制体温等对症治疗。
2023.10.8 10:00给予青霉素皮试,结果示阳性,于11:00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0.4g静滴,半小时后,患者出现穿刺处周围皮肤潮红,恶心呕吐症状,通知值班医师,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遵医嘱给予溴米娜普鲁卡因2ml肌注。
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不适,是否服用过其他易致过敏及恶心呕吐的药物或食物,患者未曾服用,半小时后患者症状减轻,未再出现其他不适。
知识链接: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盐酸莫西沙星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体内药物浓度高、半衰期长、疗效好、无需皮试且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共同称为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且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优于左氧氟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全身症状:腹痛、头痛、注射部位反应如(水肿、过敏、炎症、疼痛)。
2.心血管系统:合并低血钾症患者QT间期延长。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肝功能化验异常。
4.神经系统:眩晕、失眠、焦虑,感觉异常、定向紊乱等。
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1.药物因素: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首先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2.患者因素:其次可能与患者的过敏体质有一定的关联性。药物过敏是由IgE所介导I型超敏反应,过敏原进入已致敏机体后与嗜碱性细胞和肥大细胞表面IgE桥联,使其迅速释放大量的组胺、白三烯、缓激肽等炎性介质,引起全身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血容量下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护理因素:护士对药物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 在输入液体前未详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输液巡视不到位,对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用药观察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未能足够重视。
4.输液速度:静滴速度过快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有报道,莫西沙星消化系统ADR可能与剂量有关,静脉给药时与滴速密切相关,在减慢滴速或减少剂量后,ADR症状可缓解,同时,滴注速度与其血药浓度之间并不呈线性关系,采用快速注射时其 QT间期延长无明显变化,但应用莫西沙星时仍应注意静滴速度避免过快,控制滴数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输液时间每0.4g/250ml液体应大于90分钟。
5.输液器材质量:不合格的一次性输液器也可能是造成过敏反应的原因。
如何避免不良反应?
1.应用药物前护士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掌握该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2. 用药前医护人员要做好该药注意事项的告知,让患者有针对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心理准备,以避免因突如其来的不良反应加剧患者的恐惧心理。
3.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表现,特别是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
4.饮食指导,用药后3天内,尽量避免辛辣、生冷刺激类食品的摄入,药物治疗期间,患者的水分摄入也需以温水为主,保持清淡的饮食状态, 以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5.护理人员可通过控制其输注速度,以降低患者的机体负荷,降低相关药物对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达到降低不良反应的护理目的。输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若患者机体有不适感,需及时反馈给医师,医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以缓解其不良反应症状,避免因不良反应而对其药物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6.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无菌操作,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
7.临床医师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老年人、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或禁用,剂量不宜过大,滴速不宜过快,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茶碱类药物联合应用。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应如何处理?
1.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保留静脉通路。
2.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并报告药剂科。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取得理解。
4.严重过敏反应,立即平卧,遵医嘱用药,注意保暖;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发生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做好抢救记录,密切观察病情。
5.患者处理妥当后,病区进行分析讨论、借鉴总结。医务人员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详细记录患者姓名、药名、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报送药剂科。
6.如患者及家属有异议,报告医务部、护理部或总值班,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并送检,分析查找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7.科室配合药剂科、医务部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协商处理相关问题。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初级护师]真题/考点/模拟题等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