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这是一种内心状态。激励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激励理论的目的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
1 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认为,人有各种需求,从物质到精神,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威望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希望得到社会、他人的承认,而这种承认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标志,人的价值既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又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管理的作用就是要设法满足人们各层次的需求,促使人们去追求最高层次的需要,以提高工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护理管理者对护士要多表扬,少批评,努力发现每位护士的极其微小值得称道的地方。表扬意味着对他人的肯定和承认。表扬使人愉快,愉快的心情可使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又可使人得到社会,他人尊重、赞赏,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2 双因素理论
海茨伯格提出双因素论,第一组是保健因素属于低级的,它包括薪金,地位,职业保障等。第二组是工作满足因素,也称为激励因素,包括职业前途,责任感,受到器重,晋级,工作成就等,属于高级的。激励因素可以挖掘人的极大潜力,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提供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护士对第二组因素的需要。同时也不能忽视物质激励作用。另外,护理管理者要经常教育、启发、培养护士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护士看到自己的光明前途。我国把5.12定为护士节,显然是护士这项工作已得到社会重视。同时,也激发了护士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3 期望理论
费罗姆认为,每个人所追求目标的价值大小及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期望值是指对某种激励效能的预测。目标价值是指激励效果对本人的价值。期望理论的公式为: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值。1980年我院护理大专生只有2名,1985年我院规定选拔干部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护士们都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大专班学习,在护士当中掀起了学习热,获取大专文凭的护士逐渐增多。在这里大专文凭,是期望值,大专毕业后可选拔为护理干部是目标价值。显然,这种激励手段效果很好。随着晋职称制度的改革,护士晋升职称要有撰写的论文,我院借此做出以下规定,“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给予不同的奖励”,“在晋级时,同等条件情况下,论文成果较大者可优先”。我院做出的规定,表明了对护理论文的重视,激发了护士进行撰写论文的热情。在期望理论中,正确设立目标价值十分重要,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激励的目的,甚至会起相反作用。假如规定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奖金过低,这个目标价值就不恰当。奖金只是论文价值的体现,是衡量医院对护理论文的重视与否,从而到达激励效果。
4 公平理论
阿达姆斯提出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不仅是直接受报酬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即人们总是进行“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投入”是个体对自身的估价,“产生”即为所得的报酬,两者相符就有公平感,反之则产生不公平感。
总之,激励理论说明人的工作热情是需要激励的,通过激励才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激励能给工作带来具大效益。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掌握激励理论,并且正确使用激励理论。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