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 ||
2012中考 | 2012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
||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托业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GRE GMAT |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零起点法语 | 零起点德语 | 零起点韩语 |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
||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 驾驶员 网络编辑 | 公共营养师 | 国际货运代理人 | 保险从业资格 | 电子商务师 | 普通话 | 企业培训师 营销师 |
||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化工工程师 | 材料员 |
||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
3、 辩证施护
(1)湿热证:
① 病室应安静、整洁、干燥、凉爽、通风良好。患者宜卧床休息,若因腹胀挤压胸部而致气短喘急时,可采取斗卧位。
② 重点观察患者腹大程度,定时测量腹围,做好记录。还需注意腹壁皮肤的色泽和脉络显露情况,以及腹部的坚硬度,从而判断病势的轻重和趋向。
③ 重病患者腹大如鼓,床上活动困难,生活起居皆需细心照料,定时协助翻身。长期卧订的患者,要保持病床单位整洁松软干燥,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伴背部及阴囊水肿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局面部皮肤,防止损伤、感染。
④ 饮食宜偏凉为宜,可选用有滑利渗湿清热之品,如黄瓜、西瓜、冬瓜、黄花菜、鲤鱼、鲫鱼、赤小豆、慈菇、芹菜等。
⑤ 便秘者,可嘱患者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或选用蜂蜜水、麻仁丸口服,外用开塞露等方法,避免因腑气不通诱发神昏。但应禁忌用碱性液体如肥皂水灌肠通便。
⑥ 若病情允许可以活动时,应避免过劳和外感。
⑦ 需要放腹水时,应协助医生行腹腔穿刺术,并注意观察病情,警惕发生昏迷、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穿刺前先让患者排尿,并做好解释工作。穿刺放液过程要注意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脉数、血压下降等表现,如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放液,并协助医生紧急处理。放液速度不过快,每次放液量一般不超过3000毫升,防止诱发昏迷和腹水迅速生长。穿刺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感染。穿刺后以多头腹带裹紧腹部,以免腹压骤然降低而发生休克。术后穿刺如有漏液,应及时处理,防止伤口感染。放液后仍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昏迷等并发症。
(2) 寒湿证:
① 病室宜温暖干燥,多曝晒,阴雨潮湿时要提高室温以驱散潮气。
② 患者因身体沉重,懒言少动,活动过少,反致气血不畅,水湿难除。若病情允许,一般应多鼓励患者活动,特别是在晴好天气时,多外出在阳光下活动。
③ 中药及饮食均宜温热服,多进有健脾温阳利湿作用的食品,如山药、薏米、赤小豆、芸豆等,多用葱姜蒜做调料可驱除体内寒湿之邪,禁忌生冷、粘腻饮食。
④ 腹胀重时要用艾灸神阙、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温化寒湿,理气消胀。
⑤ 腹胀甚者,可用松节油热敷腹部,或用其它温热疗法。内服沉香琥珀粉、砂仁蔻仁粉和木香合剂,能行气消胀,减轻痛苦,必要时用肛管排报导法消胀。
(3) 血瘀证:
① 重点观察出血倾向。在肝脾血瘀者中更为常见。轻者可有鼻衄、牙龈出血或皮肤出血形成瘀斑;重则可见威胁患者生命的消化道出血,如大量的呕血、便血。所以应注意观察其呕吐物中有无咖啡色液体,大便是否色黑、发亮、稀薄如漆状,如有可疑现象,应及时采取标本化验。还需注意观察有无呕血的先兆症状,如胃脘烧灼感,口中血腥味等。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止血抢救准备。
② 血得热易散,除非有大热象,一般以温热为好。
③ 气行则血行,应注意情志护理。患者常因腹大、胀满、行动不便而心情焦躁痛苦,顾虑重重,对治疗信心不足,情志不遂又进一步加重病情,故应设法开导,劝慰患者,可让患者了解有关的颐养知识,丰富病中生活,如看书报杂志,听广播等,使其心情舒畅,气机达顺,可理气消胀。
④ 宜食行气活血的食品,如萝卜、橘子、香橼、山楂、酒酿、桃仁等。
⑤ 实证患者,身体尚好时常用逐下之法。在服药治疗前,应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交待清楚作用,服法及服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和注意事项。服药前应测量血压、脉搏、腹围、体重,并做好记录。为了防止药物损伤肠胃,可服白芨粉、胃膜素等保护胃粘膜。将攻下逐水药(多为散剂)装入胶囊,遵医嘱清晨空腹给患者服下。若剂量大时,可在一小时内分次用红枣汤送服,服药后嘱患者安静休息,药后2~3小时方可进食。一般服药后半小时开始腹泻,初泻时带粪便,后全为稀水,泻四、五次后自止,泻后腹胀明显减轻者效果最好,并详细记录腹泻开始和终止时间、次数、大便性质、排泄量及尿总量。还需密切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如患者呕吐频繁,腹痛剧烈,便泻连连不止,冷汗出、脉沉、应防虚脱。用逐下药次日再测量血压、腹围、体重一次。
(4) 阳虚证:
① 应特别注意保暖,病室宜向阳,室温偏高,多加衣被。
② 饮食以温热为宜,忌生冷、瓜果,可适当用姜、葱、芥末、胡椒、大蒜、韭菜等作调料。适当食用牛奶、鸡蛋、鳗鱼、鳝鱼、南瓜、扁豆、山药、胡桃、栗子、土豆等补益之品。淡酒有助温阳通气,可少量饮用。若脾虚食后腹胀,应少食牛奶、豆类等产气食品和硬固粗糙食物。
③ 宜灸不宜针。可艾灸神阙、关元、中极等穴,或腹部热敷。适当饮用生姜红糖水,可温中散寒消胀。
(5) 阴虚证:
① 病室宜清净,向阴,凉爽湿润。
② 宜针不宜灸,忌用温热疗法。
③ 饮食宜偏凉,可食番茄、梨、藕、甘蔗、柚、百合、杨梅、柿子、银耳、花生等有凉润生津作用的食物。
4、 养生指导
(1) 饮食应少盐或无盐,因食盐有凝涩助之弊,多食则水湿之邪留滞而病情反复,故需注意。若需长期忌盐。可考虚用代盐(钾盐)。
(2) 生活起居有常,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为劳倦、房事所伤。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加衣被,预防正虚邪袭,变生他证。
(3) 注意调节情志,精神开朗,心情舒畅,保持乐观坦荡的情绪,解除顾虑和烦恼,安心调养。
(4) 饮食有节,禁忌烟酒,以免伤脾生湿,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
(5) 坚持治疗。
(6) 生活在血吸虫疫区者,注意防止再感染。
痉证
痉证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西医的各种脑膜炎、脑血管疾患、高热惊厥等病中均可见到本证。
1、 病因病机 痉证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外感是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壅阻经络,气血不畅,或热极动风或热灼津液和致痉。因伤是阴血虚少,虚风内动,筋脉失养所致。两方面的病因虽异,但病机都是阴阳失调,阳动而阴不濡所致。
(1) 邪壅经络:风寒湿邪,壅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拘急而成痉。
(2) 热甚发痉、热甚于里,阴津灼伤,脉络失养,发为痉证。
(3) 阴血亏损:素体阴血虚衰,或因亡血或汗下太过,阴血受损,难以濡养经脉,而成痉证。
2、 辩证论治
(1) 邪壅经络:
证候: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苔白腻,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和营燥湿。
主方:羌活胜湿肠。
(2) 热甚发痉:
证候:发热胸闷,牙关紧闭,项背强直,手足挛急,腹胀便秘,口渴咽干,心烦急躁,甚至神昏谵语。苔黄腻,脉弱数。
治法:泻热存津,养阴增液。
主方:增液承气汤。
(3) 阴血亏虚:
证候:素体气血两虚,或在失血,汗下太过之后,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红,脉弱细。
治法:滋阴养血。
主方: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3、 辩证施护
(1) 邪壅经络型:
① 病室宜向阳、温暖、安静、湿度偏低、避免一切噪音,尤其是突然发生的强噪音,注意预防外感,避免对流风,勿使患者复感风、寒、湿邪而加重病情。
② 注意观察发痉的程度、缓急和频率,可以为痉的性质,病情的轻重,疾病的进退和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如起病较缓,痉作次数少,程度轻,多表示病情轻,预后良好。若起病急,并伴有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发作频繁,说明病情严重。
③ 本证型是风寒湿为祟,患者有寒热表现,除要定时测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观察舌象、脉象外,还需注意患者热型、热势和发热与发痉的关系,以鉴别引起痉证的原发病。
④ 中药、饮食宜热服,忌生冷油腻。可给有辛温散寒作用的食物,如葱、姜、韭等,以散寒湿,通经络。
(2) 热甚发痉型:
① 痉室宜设在阴面,室内应凉润,使患者感到清爽,心静。
② 若病情较重者应住单间,以利于患者休息和治疗。室内光线需暗,避免强光刺激,必要时装饰双层窗帘,用纱罩遮挡灯光,从而减少发痉次数。
③ 观察和鉴别痉病和其它可以引起抽搐的病证。痉证常发生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如外感病,或大下、大汗、失血之后,抽搐过后,继续表现原发病的症状。中风急性期也偶见抽搐,但以昏迷及肢体麻痹为主;痫证的抽搐是突然发作,同时发出异常叫声,口吐涎沫,发作后一如常人。痉病发作时,尽量避免打扰患者,应立即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钮扣,使呕吐物顺利排出,确保呼吸通畅。抽搐较重者,可用裹以纱布的压舌板塞入上下臼齿间,以防患者咬破舌头。发作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操作,遵医嘱给患者使用镇静药或针刺止痉,待抽搐中止后再集中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再次引起发作。
④ 发作时可加设床档,以防患者坠床跌伤。患者抽搐时,切忌强压约束,以免造成骨折。
⑤ 在痉证发作时,应暂禁食,待痉止后再根据病情分别给以相宜饮食。如发痉数日不止,应及早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
⑥ 对抽搐初停,尚易引起再发者,慎防进食引起再发,如已有保留鼻饲管,可以鼻饲管缓慢灌注。一般痉作初止者,食欲不佳,应给半流食或软食。
⑦ 中药和饮食宜偏凉服,饮食应以清淡性凉为主,如新鲜水果蔬菜、西瓜、苦瓜、黄瓜、绿豆等。对热极伤津者应鼓励多饮水,也可给西瓜汁、藕汁、五汁饮等频服,有生津止渴的作用。禁忌辛辣炙煿助火动风之品。
⑧ 痉证发作后,可针对病因采取护理措施,以防再发。首先应泻热,可用冰袋冷敷、酒精或中药煎汤擦浴;针刺降湿,常用穴位为大椎、曲池、合谷及十宣穴(放血);对便秘的患者,遵医嘱灌肠,可通腑泻热。
(3) 阴血亏损型:
① 病室应温暖舒适,光线柔和,空气新鲜,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② 在痉证发作进及刚发作后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气血的耗损,如稳定不发在三天以上者,其原发病的症状也已减轻时,可考虑床活动。
③ 患者常有紧张、恐惧心理,应耐心劝慰开导。
④ 痉后四肢活动不利,可采用按摩或针灸疗法,以通经活络。常用穴位有肩禺、曲池、合谷、外关、环跳、膝眼、承山、足三里等。
⑤ 根据脾胃功能可给甘润多汁的水果和清补食品,如雪梨、柑橘、百合、甲鱼、鳗鱼、淡菜、海参等,以补益精血,濡养筋脉。
⑥ 中药宜温服。
4、 养生指导
(1) 加强生活调理,保持心情舒畅。
(2) 注意调节饮食,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提高肌体抗病能力。
(3) 注意四时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防止外邪侵袭人体。
眩晕
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症状。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自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 西医中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时,均可参照本证论治护理。
1、 病因病机 眩晕病变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脾等脏,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者为多;实证病理主要是肝阳和痰浊,虚证为阴精或气血的亏耗。而虚实之间往往互相夹杂而成本虚标实。 历代医书对本病论述很多,《内经·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本病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这此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和临证治疗。
(1) 肝阳上扰清窍:忧思恼怒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或素体肾亏,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2) 肾精不足:先天不足,或劳欲过度,均可导致肾精亏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脑为髓海,因髓海不足而发生眩晕。
(3) 气血亏损: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开,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发生眩晕。
(4) 痰浊上扰清窍:恣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痰湿交阻,则清阳不开,浊阴不降,发为眩晕。
2、 辩证论治
(1) 肝阳上亢:
证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遇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增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熄风。
主方:天麻钩藤饮。
(2) 肾精亏损:
证候: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失眠多梦。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沉细。
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助阳; 偏阴虚者,补肾滋阴。;
主方:补肾助阳,以右归丸为主方; 补肾滋阴,以左归丸为主方;
(3) 气血两虚:
证候:头眩眼花,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食少纳呆,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4) 痰浊中阻;
证候;头昏如蒙,目视色黑,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治法:化湿祛痰。
主方:半夏天麻白术汤。
3、 辩证施护
(1) 肝阳上亢型:
① 患者常因情绪激动而诱发眩晕,应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注意克制情志变化,并努力创造幽雅和谐的养病环境,使其心情舒畅。
② 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柔和,整洁安静,避免噪音刺激。
③ 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用山楂、淡菜、紫菜、芹菜、海蜇、荸荠,香菇等,禁食辛辣、油腻、粘滑及过咸之品。
④ 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位,可以缓解眩晕。
⑤ 眩晕严重时,不能起床活动,需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当眩晕缓解后,还需休息一段时间,起坐动作不宜太快,少作旋转、弯腰动作,行走时可用拐杖扶持。怕光线刺激的患者可戴太阳镜,以减少眩晕发作。
⑥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
(2) 肾精亏损型:
① 根据证型安排病床。阳虚者宜住温暖处,阳光充足,避免风寒;阴虚者应注意室内凉润,通风良好,光线不可过强,保持安静。
② 使患者睡眠充足,失眠时可针刺神门、内关、或口服琥珀胶囊4粒等镇静剂。
③ 中药早晚温服。若眩晕发作有定时,可于发作前1小时服药,或能缓解症状。若伴呕吐时,可将药液浓缩,少量多次频服,必要时用鼻饲给药。
④ 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胡桃肉、红枣、山药、甲鱼、羊肝、猪肾等血肉有情之品。阴虚患者忌食羊肉、辛辣。
⑤ 针刺肾俞、肝俞、三阴交、脾俞、百会,也可耳穴埋针,疗效均可。
(3) 气血两虚型:
① 注意保持病安静,温暖的环境,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不要碰撞或摇动床位,以免加重病情。
② 重病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③ 饮食宜少食多餐,以细软、滋补为主,鼓励患者食用种粗粮、蜂蜜、山楂、香蕉、西瓜等。
④ 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梅花针与捏脊疗法,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患者增进食欲。
(4) 痰浊中阻型:
① 痰湿较盛的患者应居住在宽敞明亮、通风、干燥、温度适宜的房间。
② 观察患者眩晕及呕吐情况。一般眩晕多为发作性,发作时视物不清,两眼发黑,轻者自觉如腾云驾雾,闭目后症状可减;重者如四周事物均在旋转,站立不稳;并伴恶心呕吐,发作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如眩晕渐起,其它症状持续不愈,逐渐加重,则反属难治,应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并通知医生。
③ 针刺中脘、丰隆、内关、风池,如眩晕严重,不省人事者,加针人中穴。
④ 可多食苡米、红小豆、西瓜、玉米、冬瓜、竹笋等清热利湿之物,禁忌甜粘、生冷、肥腻饮食。
4、 养生指导
(1) 因本病每遇疲劳、郁怒等诱因而反复发作,故应使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节制房事,戒烟酒,养成起居规律的良好习惯。
(2) 病愈后仍需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可口为宜,禁忌酗酒和恣食辛辣厚味。
(3) 眩晕恢复后,仍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避免游泳,观水、乘船及作各种旋转度大的动作和游戏,必要时可先服乘晕宁、清眩丸等药物或用胶布、麝香虎骨膏贴脐,预防眩晕发作。
(4) 坚持体育锻炼,选择适当运动方法,如静功、松劲功、太极拳等,以达到调节周身气血,逐渐恢复受损脏腑功能,减轻症状的目的。
(5) 定期检查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早治疗。
中风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噼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似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又“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故称为“中风”,又名“卒中”,“类中”等。 西医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脑血管疾病,均属本证论治范畴。
1、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病突然,是其病理是逐渐形成的。与肝、肾、心、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与虚、风、痰、火四者密切相关,发病机理罗为复杂。
(1) 情志所伤或所老肾衰,致阴阳失调,发为本病。或因暴努伤肝,使肝阳暴动,引起心火,风火相扇,气热郁逆,气血并走于上,心神昏冒而发病。
(2) 过食肥甘或劳倦伤脾,或肝阳素旺,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肝火内灼,灼烁液成痰,痰郁化火,蒙敝清窍,流窜经络而卒然发病。
(3) 脉络空虚,风邪内侵,中于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喎噼不遂。
2、 辩证论治 中风属于本虚标实证。在标为气血郁阻,风火相煽,痰涎壅盛;在本属气血衰少,肝肾不足。但病情有深浅轻重之分,标本虚实也有先后缓急之异。临床上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表现为神志清楚,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等闭、脱之征。
(1)中经络:
①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证候:平素及发病前常有眩晕,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或手足拘挛,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弦滑或弦而浮细。
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主方:大秦艽汤。
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证候: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膝无力,少寐多梦,突然发生舌强语蹇,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细而数。
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主方: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中脏腑乃"中风"之危急重症,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中脏腑又有闭证与脱证之分。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治疗宜祛邪为先;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证,治疗宜扶正为主。闭证、脱证皆为危急重证,两者证情截然不同,治法各异,故必须辨证明确,才能正确医治。
① 闭证: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此为闭证的一般症状。又有内风痰火与内风痰湿的不同;闭证又分成阳闭、阴闭两种。
A、 阳闭:
证候:除上述诸证外、兼见面赤身热,呼吸急促,口臭气促,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唇舌色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主方:至宝丹、羚羊角汤。
B、 阴闭:
证候:除闭证一般症状外,兼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主方:苏合香丸、导痰汤。
② 脱证:
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不止,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微欲绝。
治法:扶正固脱,益气回阳。
主方:参附汤。
(3)后遗证:
① 半身不遂: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
证候:半身不遂,肢软无力,语言蹇涩,口眼喎斜,面色萎黄或面色少华或有患肢浮肿,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
治法:补气活血、通经活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
② 肝阳上亢、脉络瘀阻:
证候: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面红耳鸣,头晕头痛,心急易怒,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主方:镇肝熄风汤。
③ 语言不利:
A、 风痰阻络:
证候:舌强语蹇,肢体麻木,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主方:解语丹。
B、 肾虚精亏:
证候: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质淡,舌体胖,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滋阴补肾利窍。
主方:地黄饮子。
C、 肝阳上亢,痰邪阻窍:
证候:舌强语蹇,发言不正,急躁易怒,哭笑无常,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主方:天麻钩藤饮。
④ 口眼喎斜:
证候:口眼喎斜,或伴口角抽搐,患侧眉低眼垂,表情淡漠,甚至咀嚼不利,口角流涎,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通格。
主方:牵正散。
3、 辩证施护
(1) 中经络:
① 中经络者,神志尚清醒,或仅发生短时间轻度昏迷,但患者仍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心病情进一步发展,故应劝慰患者安心治疗,并且避免一切精神因素的刺激。
② 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③ 注意勿使风直吹患者,可用屏风遮挡。
④ 口眼喎斜时,针刺的穴位有风池、太阳、下关、颊车、地仓、阳白、鱼腰等。
⑤ 如患者口角流涎不严重,可给予一般饮食,但应忌食公鸡肉。因鸡属风禽,尤其是公鸡,有动风之虑,故慎用。
⑥ 指导患者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以使其精神愉快,尽早康复。
(2) 中脏俯:
① 因病情变化迅速,而且多种因素均可引起发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需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其变化趋势,掌握病情变化的关键,为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不失时机地进行抢救和治疗。
② 中脏腑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昏迷的深度及持续单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一般持续昏迷者,多预后不良。还应注意患者瞳孔的改变和其它精神症状,如果患侧瞳孔由大变小,或两侧瞳不等大,或患者出现项背强直、抽搐、面赤、鼻鼾、烦躁不安等症状,说明病情加重;如果患者表现为静卧不语、昏迷加深、手足逆冷,应警惕由闭证转为脱症。
③ 观察呼吸情况,患者常因痰涎壅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或出现呼吸不畅,呼吸时有间歇,喉中痰鸣辘辘等症状,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防止发生意外,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④ 中脏腑而致昏迷者,伴有喷射状呕吐,应注意观察呕吐物中有无紫黑色血块或呈大口吐血,若有上述情况,并出现呃逆、抽搐、高热等,是为凶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前准备工作。
⑤ 按病情和证型分配床位,急重患者住单间病房,室内应务有吸痰器、血压计,心电图机等抢救物品,必要时设特护。阳闭患者的居室需要安静、凉爽、光线偏暗、温度不宜过高,注意避免对流风;脱证患者的病室应温暖、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注意定时做好病室消毒,必要时控制探视。
⑥ 中风初起不宜过多、过猛地搬动患者,使其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并做好防护工作,如加置床栏、设脚踏、备拐杖等。
⑦ 阳闭患者出现高热时,可用冰袋冷敷;脱证患者四肢逆冷时设法保暖,可给患者人参汤频服。
⑧ 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⑨ 饮食以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的新鲜米面、蔬菜水果为主。中风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法给流食,如混合奶、米汤、果汁、豆浆、菜汤、藕粉等。
⑩ 骤然中风昏迷时针刺人中、十宣、合谷、涌泉、丰隆、通里;脱证加艾灸气海、关元、膻中等穴。失语者针刺谦泉、哑门、绝骨、承浆、大椎。
⑾患者中风后神志尚清或昏迷初醒时,常有急躁、焦虑情绪,要注意做好本人与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了解到大怒、大喜、大悲、大恐都会有引起再中风的可能。劝慰患者应注意克制情绪激动,尤其要特别强调"制怒",从而使气血通畅,减少复发因素。
⑿清醒患者可用吸管进药,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或浓煎后滴入,防止呛咳,必要时用鼻饲法给药,服药后尽量少搬动患者,并密切注意有无异常反应。
(3)后遗症:
①中风急性期过后,常有偏瘫、偏盲、语言蹇涩、二便失禁等后遗症状,经适当治疗,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一般病后三个月内恢复较快,如超过六个月则较难恢复。
②患者病后多虚,极易复罹外感,对风邪尤为敏感,所以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暖,在护理操作中尽量减少掀动衣被和裸露肢的时间,并随天气变化为患者增减衣被和调节室内温度。
③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应按时进行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擦浴更衣、清理粪便、整理床铺等、预防发生褥疮。
④患者若口解流涎严重或有咳呛时,应调节适当的卧位,如半卧位,平卧时将头侧向一边,防止发生窒息。定时为患者轻拍背部,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⑤注意保持患侧的功能位置,防止患侧肢体受压、畸形、垂足等情况发生。对已偏废的上肢应用三角巾吊起,防止脱臼。
⑥若患者上下眼睑闭合不全,应注意保护眼结膜,定时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若张口呼吸时,可用生理盐水浸湿沙布,覆盖口上,避免咽喉干燥和异物刺激。
⑦饮食应以滋补主为,酌情给予半流食或稀、软食品,并应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快,禁忌甜腻、辛辣刺激等助火生痰之品。可适当选用山楂、木耳、萝卜、玉米、花生、大枣等有降脂、降压、软化血管和有补益作用的粮食蔬菜。
⑧配合针刺、按摩、梅花针等疗法,协助恢复功能,常用的穴位有:天突、手三里、肩髃、肩井、肩贞、曲池、外关、合谷、劳宫、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内庭等。
⑨失语患者应早期进行语言训练。
4、 养生指导
(1) 大病初愈,既使无后遗症,身体也很虚弱,不宜过劳,应慎起居,避风寒,节制房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逐渐增加活动量。
2) 保持稳定的情绪,最好有一清净的环境,安静休养一段时间,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保持心气平和,有利于人体正气的康复。
(3) 对留有后遗症行走不便的患者,要有家属陪同。嘱患者勿猛蹲猛起,防止摔伤,再度发病或引起骨折。并应经常用温水浸泡患肢,以促进气血运行。
(4) 本证在发作前常有先兆,尤其是中年人或恢复期患者,如经常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震颤,以及一时性语言不利等症状时,应注意血压的变化,及早到医院诊治。
(5)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对外邪的抵御能力。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宜的方法锻炼,将会有利于预防本病 的发生和反复。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