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是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
1、病因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
继发性的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
(1)异位动脉或静脉、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对三叉神经根的压迫、扭转。
(2)桥小脑角或半月节部位的肿瘤,前者多为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其次三叉神经纤维瘤,颈静脉孔神经鞘瘤,血管性肿瘤等;后者如半月神经纤维瘤,神经母细胞瘤,麦氏窝脑膜瘤等。
(3)蛛网膜炎所致粘连、增厚。
(4)颅骨畸形,包括寰枕畸形。
(5)颅有肿瘤,纤维结构不良。
(6)鼻咽癌颅内转移。
(7)多发性硬化。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指不表现神系统体征,而且应用各查检查并无明显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者,对于这类疼痛的原因,有些学者认为病变在中枢部位。但多数学者认为病因可能在三叉神经的周围部分,如岩骨嵴抬高压迫三叉神经后根,圆孔或卵圆孔的狭窄挤压三叉神经;由于供血动脉硬化而导致半月神经节和后根的退行性变,某些齿颌系统的慢性病变刺激三叉神经周围支等。据近来外科临床观察,发现在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小脑桥脑角部位的后根,受到异位血管的压迫,而解除这种异常压迫后,疼痛常常缓解。
2、分类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迄尚未完全明了,但是为了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目前仍根据有无神经系统体征而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3、临床表现
疼痛为本病最突出表现,常具有以下特点;
(1)疼痛性质:常无先兆,为骤然闪电样发作,犹如刀割、烧灼、针刺或电击样,持续数秒至2分钟。病初起时发作较稀,以后越发越频,疼痛程度也随之加重。发作时患者表情十分痛苦,有的突然呆木而不敢多动,有的以手掌紧按面部或用力揉搓。
(2)疼痛部位:仅限于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右侧居多。病初起时,疼痛发作仅在某一支分布区,常见为Ⅱ支或Ⅲ支,而后逐渐扩散。
(3)疼痛触发点:一个患者可有一至数个触发点,常位于上下唇、鼻翼、口角、门犬齿等处,当进食、讲话、洗脸、刷牙时激发面部触发点,可引起疼痛发作。
(4)伴随症状:疼痛发作时可出现面肌痉挛性收缩、口角向病侧歪斜、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症状。
4、诊断
(1)有典型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易于诊断。
(2)对有神经系统体征者可针对病情作CT、颅底或内耳听道X线摄片、鼻咽部检查、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继发性在叉神经痛。
(3)需与其面部疼痛,如舌咽神经痛、中间神经痛、丛集性头痛相鉴别。
5、治疗与护理
(1)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大致归纳为药物治疗(止痛剂、苯妥英钠)、封闭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类。手术可选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后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和经皮选择性半月节射频热凝或甘油封闭术。
(2)护理:
①患者由于疼痛剧烈,发作频繁,往往不敢说话,漱口和进食,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故应耐心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给予全流或半流饮食,鼓励患者争取在发作后的时间内多进饮食,以保证营养和增强体质。
②由于不敢说话,漱口和进食,口腔卫生甚差,每日早晚和饭报给予生理盐水和多贝尔氏液漱口,加强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和溃疡等并发症。
③发作时,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常揉搓患侧面颊部,易导致该处皮肤的破溃和感染,因此要保持该处皮肤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
④注意观察疼痛的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和间隔期的长短,以便更好地作好饮食、口腔和皮肤的护理。
⑤疼痛剧烈、频繁和入睡困难者,可酌情给予镇痛,安眠药或对症处理。
⑥三叉神经手术后,除一般开颅术后护理外,还应注意病人有无并发角膜炎和周围性面瘫,因为手术游离血管过程中,易离断或触动压迫血管主神经根或桥脑的细小分支,而出现面部感觉减退,故应做好相应方面的护理。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