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的这两个问题让我们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深入地将此次调研进行下去,因此我们决定去咨询指导老师臧渝梨教授。
二。改变调研方案,实现新突破
1.改访谈法为观察法,扩大调研范围
带着两个大难题,我们于7月10日咨询了臧老师,臧老师是一位专业性强而且经验丰富的老师,她很快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臧老师向我们提出了3点建议:第一,将访谈法改为观察法,至少观察20个病例,每个病例观察5-7天,记录暂时性语障患者与所有接触到的人的沟通内容,并且从沟通内容中挑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第二,失语患者与他人的每一个沟通内容,都反映了他的一种需要,可以将患者与他人的沟通内容反映的需要对应到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奥瑞姆的自护理论以及亨德森的14种护理需求理论3种需要理论中去,由此便可获得暂时性语障患者的临床需要在以上3种需要理论中的分布状况,并据此写出一篇论文;第三,针对神经内科符合标准的调研对象不够的问题,臧老师指出可以到其他科室进行调研,齐鲁医院的康复中心就有不少失语患者。
经过臧老师的一番指导,我们很快就明确了目标,找到了方向。于是我们按照老师的建议,调整了调研方案,明确了分工。回去后我们便开始查找老师提到的3种需要理论,并将其进行整理并制作成表格,便于以后的统计归类。
2.执行新方案,勇于创新,不断更正
改变方案后,11日我们又到了神经内科,对符合条件的调研对象开始了为期1周的观察。神经内科的病人更新速度很快,我们每个队员都确定了各自的观察对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与他人的沟通内容,并按照家属、来访者、护士、医生等不同角色分别记录。为了扩大观察范围,两天后,我们小组讨论决定不仅可以观察失语患者,还可以顺便观察同病房非言语障碍患者与他人的沟通内容,将其作为言语障碍患者的对照组。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就按照此决议进行观察,平均每个人观察了3位患者。就这样,我们一直观察了7天,到7月17日此轮观察结束。
在接下来的3天里,我们总结了观察资料,并按照3种需要理论将所得资料进行了归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中外文献,经过了多次的讨论、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了各种需求的归类标准,并做好了分类。
7月20日下午,我们又与臧老师取得联系,请老师检验我们的初步成果。臧老师肯定了我们的观察成果,并指导我们对已制定的3种需要理论的表格进行了修改,建议我们将每日观察记录的资料制作成电子版并继续寻找新的观察对象。
3.扩大观察范围,满足研究需要
7月21日,我们又去寻找新的观察对象,首先是我们两位队员到了臧老师曾经提到的康复中心去了解情况,在那儿的语言治疗室呆了一天,发现那儿的失语病人虽然不少,但是因为那儿的病房情况较特殊,我们在那里根本无法进行全天的观察,只好打道回府,但此行也并不是没有收获,她们从康复中心的护士长那得知齐鲁医院耳鼻喉科及脑血管科也许会有不少符合我们条件的病人。于是在回去的路上,她们又通知其他队员到这两个科室了解了相关情况,得知耳鼻喉科有至少20位失语患者,足够我们实施本次观察方案的患者人数了。
于是在当天,我们就向臧老师说明了情况,臧老师在第二天就帮我们跟齐鲁医院护理部主任及耳鼻喉科的护士长取得联系,获得了他们的同意。7月23日,我们就向耳鼻喉科进军,该病房的病人多是因喉部切开术导致的暂时性失语。在那我们又开始了为期7天的观察,观察方法同神经内科。整个观察在7月29日结束,这样我们一共观察了24位言语障碍患者和18位非言语障碍患者,已经满足了研究对象数量的基本要求。
三。整理观察资料,获得研究成果
漫长的观察过程终于结束了,但这也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后期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访谈经验丰富的护士,补充无法观察到的病人需求;第二,将所有观察资料整理成电子版,并将每个病例七天的观察资料汇总;第三,确定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奥瑞姆的自护理论以及亨德森的14种护理需求理论的分类,并将每个病人的需求对应到3种理论中进行频数统计并集体校对;第四,找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对病人临床需求分类的结果进行较对;第五,将实践过程中拍摄的影像资料进行剪辑、修正;第六,从失语病人的观察资料中挑出临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第七,撰写并修改研究论文。其中,最艰苦的便是论文的撰写与修改,我们不仅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还要不断地增添筛减,字斟句酌地修改完善,并多次向指导老师请教,前后修改了几十次才定稿。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