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我校一直以来都将社会实践经历作为拓展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讲求从社会需求出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锻炼自我,丰富自我,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不是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如此好的优待,不是每个学校都能为学生提供这种实践的机会,也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如此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仅仅一个月的暑期实践,我们学到的东西、得到的锻炼却是十年寒窗都未能给予的。
我们今年暑期的社会实践是基于专业知识而展开的专题调研,围绕“临床工作中常用非语言表达的系统研究”而展开的。
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非语言沟通除了能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外,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又可跨越言语不通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非信息更要富有感染力.对正常人而言,交往中约有65%用到非语言沟通技巧.而对于言语障碍患者来说,非语言沟通尤为重要,它可跨越言语沟通障碍,使医护人员、家属等及时准确地收到患者发出的信息,并采取措施让患者得到情感、信息及医疗护理的支持,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为了帮助言语障碍患者与他人沟通,扩大非语言交流在临床中的应用,笔者开展了本次研究。本研究旨在了解言语障碍患者在临床中的具体需要及其在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中的分布,便于进一步探求运用非语言技巧满足患者需要的最佳方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研究背景:
临床上有很多因基础疾病(如脑血栓,脑卒中,脑出血,帕金森等)或因治疗方式(如气管插管等)而导致的非先天性失语的患者,这一部分群体因语言障碍无法及时有效地与医护人员或者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严重者甚至可延误病情,从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便是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患者使用一些非语言手段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及时与医护人员交流病情变化情况及身心需要,以便他们能在及时采取措施完善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同时,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有许多关于非语言在临床应用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研究,为了能更好的将非语言形式应用到临床当中去,我们团队认为必须先了解非先天性言语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在治疗、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需要,才能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将各种需要转换成手势、表情、图片等非语言形式供其使用。为此,我们团队开展了此次实践调研。
实践过程
一。试行初定方案,发现重大问题
在申请校级团队时我们团队就已确定调研主题为临床工作中常用非语言表现形式(non-verbal)词汇的搜集与试用,调研方法为访谈法,通过访谈临床中的言语障碍患者、电话随访已康复的曾经历暂时性语言障碍的人群、入户访谈已康复的曾经历暂时性语言障碍的人群、访谈神经内科富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来搜集言语障碍患者在失语期沟通时的常用词汇,并在临床中初步试用。
在7月7日上午,我们团队中的成员聚合在一起,制订了访谈对象的入选和排除标准以及其他一些表格资料。当日下午,我们一行来到接收单位——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向该科护士长具体介绍了我们这次实践的主题和方法,并请她签署了《申请对贵科室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知情同意书。之后,获得护士长的允许后,我们翻阅了该科室的病例并到病房看了一下具体情境,按照既定的入选和排除标准,选定了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访谈对象,为第二天的正式访谈做好准备。
7月8日和7月9日这两天对已确定的访谈对象进行访谈,根据已制定的访谈导引,我们主要访谈了一位因喉癌放疗手术而失语的患者和一位因小脑萎缩而失语的老人的家属。通过访谈,我们获得了一些临床常用词汇,但是也发现了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第一,访谈获得的词汇较少。已获得的这些常用词汇基本上是在我们的主动引导询问之下才得到,失语患者本人或其家属能主动提供的词汇范围有限,我们认为仅仅通过这种方法,即使是继续访谈更多失语患者,也无法挖掘出失语患者所有的必需词汇。第二,原定的电话随访和入户访谈计划基本无法实施。由于神经内科的现有失语病人较少,我们向护士长咨询了有关电话随访及入户访谈的问题,若要确定电话随访及入户访谈的对象,应根据其病历来决定,但是护士长告知我们已出院病人的病历都被保存在病案室中,若没有病人的住院号或姓名,就无法获得病人的病历资料,因此原定的电话随访和入户访谈计划就被否决了。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