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
孕妇的居住环境应舒适安静,卧室应保持空气新鲜。被褥常在太阳下曝晒,家中不要养猫、狗,避免弓形虫、病毒感染,保持室内清洁。
二、个人卫生与衣着
孕妇应勤洗澡、勤换衣,以淋浴为宜,避免盆浴,以防污水进人阴道。怀孕后阴道分泌物增多,孕妇应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更换内裤。孕妇的衣着宜宽松,衣料质地柔软,式样简单,穿着舒适,活动方便。不宜用较紧的腰带、袜带,以免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不宜穿高跟鞋,以免引起腰酸腿痛。
三、乳房准备指导
孕妇随着乳房的不断发育增大,应配戴合适的乳罩。妊娠中期后,每天用手轻轻揉捏乳头数分钟以防哺乳时发生乳头皲裂。乳头应经常清洗,如乳头出现积垢先涂植物油使之软化后再清洗。乳头凹陷者可用拇指与食指压紧乳晕两侧,另一手自乳头根部轻轻向外牵拉,l0~20次/日,以防哺乳时发生吸吮困难。
四、用药问题
孕期用药应慎重,特别孕3个月内,应慎用抗早孕反应药、抗生素类药、激素类药、抗肿瘤药、抗癫痫药等,因可能致畸,临产后用药应考虑对新生儿的影响,如:吗啡、哌替啶可抑制新生儿呼吸中枢。所以,孕产妇如因某种疾病必须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禁吸烟及饮酒
烟酒对胎儿都不利。孕妇吸烟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及低出生体重儿增加,甚至致胎儿畸形。孕妇被动吸烟,同样可发生有害的影响。孕妇饮酒可对胎儿产生毒害引起小头、小眼裂和先天性心血管缺陷、低出生体重儿、智力低下等。
六、避免感染
孕产妇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疾病的流行季节。
七、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铅、汞、苯等,有机磷农药,放射线等均可引起流产、死胎、畸形等,故接触这类有害物质工作的人员应在妊娠前一段时间与妊娠期间调离这些有害的工作环境。
八、性生活
妊娠l2周以前应避免性交以免流产。在妊娠l2周以后如无异常情况,虽然可以有性生活,但也应节制。最后2个月严禁性生活,以防早产及产褥感染。
九、胎教
孕妇有选择性地看书、报、电影、杂志,参加一些有趣的交谈和社交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稳定的情绪。现在常用音乐进行胎教,孕妇可从妊娠20周起,每天欣赏乐曲2~3次/天,宜5~10分钟/次,但要注意控制音量,让胎儿接受感应。这些方法都可促进胎儿在宫内健康发育成长。
十、自我监护
教会孕妇和家属数胎动听胎心音。孕妇自妊娠30周开始,每天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不低于4次,反映胎儿情况良好。将3次胎动的和乘以4,即得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l2小时的胎动次数在30次或以上,说明胎儿状况良好;如果下降至20~30次,应提高警惕;如低于20次,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十一、参加孕妇学校的学习
对象应是孕妇及其丈夫(亲属)。根据不同的妊娠阶段,通过讲课、座谈、看录像、幻灯、图片及科普小品等方式,向孕妇及其家属讲解有关妊娠、胎儿发育、分娩、产后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使她(他)们了解妊娠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针对其生理改变及需要,给以科学性的保健指导,解除紧张、恐惧心理。介绍各种检查、化验及处理的必要性,以取得她(他)们的理解与合作,认真听取并采纳医务人员的各项建议,防止发生合并症。并对妊娠分娩建立充足信心,以便顺利地渡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全过程。
十二、活动调适
(1)劳动与休息:妊娠28周以后应适当减轻工作量,避免上夜班,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长期站立、震动、高度紧张的工作。每晚应有8~9小时的睡眠,午间l小时左右的休息。睡位应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与脊柱前方血管的压迫,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孕期特别是孕晚期,活动要适度,避免长途旅行。
(2)孕期应增加营养:饮食要多样化,粗细粮搭配,宜摄取易消化的蛋白质,如乳类、蛋类及豆制品、瘦肉、鱼和家禽等;多种维生素,如水果及蔬菜等。妊娠晚期应适当增加含钙、铁的食物,不宜吃辛辣或过成食品。
(3)指导孕期体操锻炼:体操锻炼可以解除孕妇腰背肌肉和四肢疲劳,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因妊娠引起的胸腹部受压及体形重心改变所引起的各种不适。还可以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肉张力,增强会阴部肌肉伸展力,为顺利分娩创造条件。
孕期常做的锻炼有:盆底组织锻炼——盆底肌肉运动;腹肌收缩运动;胸廓提举运动;盘腿坐。
十三、心理调适
妊娠后孕妇的身心将产生较大的变化,为了能很好适应这些变化,孕妇应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怀孕后由于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可引起孕妇体形较大的变化,变得肥胖、臃肿与面部色素沉着,变得容颜衰老等,有些孕妇为此产生担心、忧虑。因而,必须向孕妇解释只要注意在妊娠期、产后按照要求认真进行锻炼,注意保养,加强自我心理调节等,产后基本上可以恢复原状。同时给孕妇讲解怀孕是成熟女性的特征,将为人母应该感到自豪。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