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护理
细菌性肝脓肿: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
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类杆菌属等
一、病因
由于肝有双重血液供应,又通过胆道与肠道相通,因而受细菌感染的机会多。病原菌入侵肝的常见病因和途径
1.胆道系统:最主要的入侵途径和最常见的病因,以左外叶最多见。
2.肝动脉体内任何部位的化脓性病变
3.门静脉系统化脓性疾病
4.淋巴系统肝毗邻部位的感染
5.肝开放性损伤细菌直接从伤口入侵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寒战和高热: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一般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伴多汗,脉率增快。
(2)肝区疼痛:多数出现肝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有时可伴有右肩牵涉痛或胸痛。
(3)消化道及全身症状:由于细菌毒素吸收及全身消耗,病人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病人可有腹泻、腹胀及难以止住的呃逆等症状。
2.体征:最常见为肝区压痛和肝大,右下胸部和肝区有叩击痛,严重者可出现黄疸,病程较长者,常有贫血。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可高达90%以上,有核左移现象和中毒颗粒;
(2)肝功能检查可见轻度异常。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示:肝阴影增大,右膈肌抬高和活动受限。
(2)B超:能分辨肝内直径2cm的液性病灶,并明确其部位和大小。
(3)放射性核素扫描、CT、MRI和肝动脉造影对诊断肝脓肿有帮助。
3.诊断性肝穿刺
四、处理原则
早诊断,早治疗,包括处理原发病、避免并发症。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急性期尚未局限的肝脓肿和多发性小脓肿。
(1)支持治疗:
(2)应用抗菌药:大剂量、联合应用抗菌药。
(3)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
单个较大脓肿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抽除脓液后可向脓腔注入抗菌药,或由穿刺针内插入PTCD导管或细硅胶管作持续引流。
(4)中医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
2.手术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适用于较大的脓肿。
(2)肝叶切除术:
五、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肝脓肿及其产生的毒素吸收有关。
2.潜在并发症:腹膜炎、膈下脓肿、胸腔内感染、休克。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减少、感染引起分解代谢增加有关。
六、护理措施
1.有效控制感染,注意高热护理
(1)引流管护理:旨在彻底引流脓液,促进脓腔闭合
1)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
2)体位:半卧位,以利引流和呼吸。
3)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每天用生理盐水多次或持续冲洗脓腔,观察和记录脓腔引流液的色、质和量。
4)防止感染:每天更换引流瓶。
5)拔管:当脓腔引流液少于10ml时,可拔除引流管,改为凡士林纱条引流,适时换药,直至脓腔闭合。
(2)高热护理
1)病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维持室温于18~22℃,湿度为50%~70%。
2)保持舒适
3)观察
4)摄水量:除须控制入水量者,保证高热病人每天至少摄入2000ml液体,以防缺水。
5)物理降温:头枕冰袋、乙醇擦浴、灌肠(4℃生理盐水)等。
6)药物降温:必要时用解热镇痛药,如安乃近、柴胡等。
7)观察不良反应:
2.病情观察:
3.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
必要时经静脉输注血制品或提供肠内、外营养支持
4.其他:止痛
七、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遵循治疗护理计划要求。
2)讲解肝脓肿的预防,治疗知识。
3)出院后按期复诊,或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就诊。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