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过敏原因与急救
【原因】
青霉素不稳定,可以分解为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前者可聚合成青霉噻唑酸聚合物,与多肽或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酸蛋白,为一种速发的过敏源,是产生过敏反应最主要的原因;
后者还可与体内半胱氨酸形成迟发性致敏原-青霉烯酸蛋白,与血清病样反应有关。有药物过敏史或者变态反应性患者,在局部用药及长效制剂的时候发生率较高。
临床使用中,应该避免高温、酸碱、以及重金属离子的侵袭。尽量避免使用PH值显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而在使用0.9%的氯化钠做溶媒时,也应该做到现用现配,否则放置时间过长,也会引起青霉素的分解,而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急救措施】
⒈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采用头低足高位。
⒉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毫升,儿童酌减,每隔半小时可再皮下注射0.5毫升,直至脱离危险期,必要时加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
⒊心脏停跳者,行心脏胸外按压术或心内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毫升。
⒋吸氧,呼吸抑制时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中枢兴奋剂。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行气管切开术。
⒌用氢化考的松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加入50%Glucose40毫升中静脉注射,或加入5-10%Glucose500毫升中静滴。
⒍根据病情需要可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⒎纠正酸中毒及组织胺药物的应用。
⒏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要做好护理记录,不要搬动。
⒐可针刺人中,内关,印堂,合谷,涌泉等急救穴位。
⒑可用艾条灸内关,合谷,涌泉,关元,中脘等穴位。
肢静脉曲张临床表现
大隐静脉曲张较多见,病变早期多无不适,随着病变进展,可在久站或行走后患肢酸胀、易疲劳,也可有小腿肌肉痉挛发作;患肢出现隆起、迂曲、扩张的静脉,重者呈团块状,久病者可于足靴区出现淤滞性皮炎、色素沉着、毛发脱落、皮肤变硬及慢性溃疡等,也可继发曲张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
破伤风症状
破伤风一般在细菌入侵后1~2周开始出现症状(极少数人有短至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才出现症状的)。
一般在伤后6~10天发病,也有伤后24小时或数周后才发病的。
发病时间短,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起初先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能的肌肉收缩。首先是面部肌肉开始,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表情肌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如发生呼吸肌或喉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
这种全身肌肉痉挛持续几分钟不等,间隔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说话、吹风均可诱发。
重症病人心血管监护
1、血压与脉搏监测
当血容量、心脏收缩力和外周血管阻力改变时,血压和脉搏也随之改变。
(1)血压监测:有无创测压和有创测压两种方法。无创测压是通过袖带连接监护仪的传感器,间接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有创测压是通过桡动脉直接穿刺插管或切开置管,连接压力换能器,再相连监护仪的传感器,直接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动脉波形,主要用于外周血管阻力过高、严重休克、循环不稳定、大手术、大出血、脉压低及低温状态的病人。
(2)脉搏监测:可通过心电监护仪或扪诊的方法来监测。脉搏快,但不超过120次/分,且有力,心输出量增加;若脉搏过快,且细弱,或低于50次/分,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2、中心静脉压监测
正常为0.59~1.18kPa(6~12cmH2O)。根据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结合血压、脉搏、尿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判断血容量、心功能及外周阻力的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