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生理性黄疸是由于生后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所引起的。常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早产儿<257μmol/L;一般情况良好。
30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疽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05.2μmol/L,早产儿>257μmol/L;
(3)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
(4)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5)血清直接胆红素>26μmol/L;
(6)一般情况差。
303.血清胆红素浓度>342μmol/L时,常发生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有:精神反应差、拒乳、嗜睡、肌张力减低及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等。
304.新生儿溶血病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多为母、子血型不合(母0型、子A或B型血)引起。
305.黄疸患儿应加强保暖,提早喂养。若为母乳性黄疸,可暂停母乳3~5天,待黄疸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若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
306.光照疗法临床上适用于间接胆红素增高的新生儿。其原理是间接胆红素经蓝光照射后可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
307.光照疗法应采用波长425~475nm的光疗箱,灯管与皮肤距离为33~50cm,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必须更换。
308.光照疗法的注意事项
(1)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
(2)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
(3)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
(4)患儿全身裸露入箱,只用长条尿布遮盖会阴部,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5)单面光疗箱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每2~4小时测体温1次,使体温保持在36~37℃为宜。
(6)光疗过程中按需供给水分及营养。
(7)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0mg/dl)时可停止光疗。
309.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寒冷、感染、早产、窒息等,其中寒冷是主要原因。
310.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病机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易散热;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当体温降低时容易发生硬化。
311.寒冷损伤综合征常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患儿肛温<35℃,重症<30℃;硬肿顺序是小腿一大腿外侧一整个下肢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一全身。临床上常根据硬肿的范围将硬肿分为3度:轻度<20%;中度20%~50%;重度>50%。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出血。
312.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若肛温>30℃、腋温-肛温≥0时,宜采用自产热复温方式,可将患儿置于预热至30℃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当肛温<30℃时,无论腋温一肛温差如何,宜采用外加热复温方式,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加热,每小时提高箱温l~1.5℃,箱温最高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313.新生儿脐炎常表现为脐周皮肤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重者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腹膜炎、败血症等。
314.脐炎轻症者用2%碘酒及75%酒精清洗;脐部化脓或出现全身症状者可用青霉素。如有脓肿形成,则需行切开引流;肉芽肿形成者可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后,敷以油膏。
315.脐炎患儿洗澡时,注意不要洗湿脐部,洗澡完毕,用消毒干棉签吸干脐部,并用75%酒精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316.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317.新生儿低血糖者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反应差或烦躁、喂养困难、哭声异常、肌张力低、激惹、惊厥、呼吸暂停等。经补充葡萄糖后上述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
318.无症状低血糖可给予进食葡萄糖,如无效改为静脉输注葡萄糖;对有症状患儿都应静脉输注葡萄糖;对持续或反复低血糖者除静脉输注葡萄糖外,结合病情予氢化可的松静脉点滴、胰高血糖素肌注或强的松口服。
319.新生儿低血糖患儿护理时应注意:生后能进食者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或吸吮母乳;早产儿或窒息儿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葡萄糖输入;定期监测血糖,静脉输注葡萄糖时及时调整输注量及速度。
320.当新生儿血清总钙<1.75mmol/L(7mg/dl)或血清离子钙<0.9mmol/L(3.5mg/dl)时称为低钙血症,早产儿多见。
321.新生儿低钙血症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肌肉抽动及惊厥等。抽搐发作时常伴有呼吸暂停和发绀;发作间期一般情况良好,但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增强,踝阵挛可呈阳性。
322.新生儿低钙血症患儿惊厥发作时应立即静脉推注l0%葡萄糖酸钙,推注要缓慢,并专人监护心率,以免注入过快引起心脏停止;避免药物外溢而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一旦发现药液外溢,应立即停止,局部用25%~50%硫酸镁湿敷。
323.新生儿低钙血症患儿惊厥停止时改为口服补钙,应在两次喂奶间给药,禁忌与牛奶搅拌在一起,影响钙吸收。同时服用10%氢氧化铝,阻止磷在肠道的吸收;尽量母乳喂养或应用钙磷比例适当的配方乳。
324.肾单位和集合管生成的尿液,经集合管在肾乳头的开口处流入肾小盏,再进入肾大盏和肾盂,最后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325.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其间的结构称为滤过膜。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突细胞的足突构成。
326.肾小球滤过率取决于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及肾血流量的影响。
327.肾素主要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产生,肾灌注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及体内钠含量的减少均可刺激其分泌。
328.输尿管全长粗细不等,有3个狭窄部,即输尿管的起始部、跨越髂血管处、膀胱壁内,是结石易滞留之处。
329.尿道全程有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3处狭窄,是尿路结石最易滞留处。
330.排尿是一种反射动作,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进排尿;交感神经兴奋时,则阻止排尿。
331.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
肾炎。
332.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镜下血尿为主。常为起病首发症状。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初仅累及眼睑及颜面。
333.急性肾炎起病初期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
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0”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334.急性肾炎以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335.急性肾炎急性期应低盐饮食(<3g/d);肾功能正常者无需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入量。
33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蛋白尿,是慢性肾炎必有的表现,24小时尿蛋白常在1~3g;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出现眼睑水肿和(或)下肢轻、中度可凹性水肿;轻度或持续的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慢性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337.慢性肾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改善症状,防治严重合并症,而不以消除尿蛋白及血尿为目标。
338.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入氮质血症期时)宜采取低蛋白低磷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为(0.6~0.8g)/(kg·d),其中60%以上为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盐的摄人量为l~3g/d。
339.肾病综合征为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常伴有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其中前两项为诊断的必需条件,四大表现中以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最为突出。
340.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水肿的主要原因是低蛋白血症;感染是主要并发症。
34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可自发形成血栓的原因是血液多呈高凝状态。
342.-肾病综合征出现重度水肿,严重高血压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43.蛋白摄人量应为正常入量[体重l.Og/(kg·d)]的优质蛋白质(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油脂),多吃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及鱼油),水肿时应低盐(食盐<3g/d)饮食,但不是禁盐饮食。
344.环磷酰胺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拮抗的病人。
345.我国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病因为慢性肾球肾炎。
346.肾功能衰竭期:Ccrl0~25ml/min,Cr显著升高,约为405~707μmol/L,病人贫血较明显,夜尿增多及电解质紊乱。
347.胃肠道症状是慢性肾衰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贫血是尿毒症必有的症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是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
348.慢性。肾衰,血红蛋白多在80g/L(8g/dl)以下,最低达20g/L(2g/dl)。尿量可正常,但夜尿多,尿比重低,严重者尿比重固定在1.0101.012。尿蛋白(+~+++),晚期可阴性。
349.慢性肾衰竭病人皮肤瘙痒的原因:一是沉积于皮肤的尿素霜刺激,二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盐异位沉积于皮肤和神经末稍。慢性肾衰竭患者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出现低血钙高血磷的情况。
350.慢性肾衰竭后期病人是,一旦出现少尿、血钾升高提示病情严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