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患者的内科护理
1.病情观察:注意脉搏和心跳的频率及节律变化,一次观察时间不少于1分钟。同时注意有无伴随症状,并作动态观察。对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患者,应测量心率、心律、血压,必要时做心电图和血压的监护。对严重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患者,应卧床休息,进行心电监护。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热、胸痛、晕厥、抽搐等,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及时处理。
2.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说明心悸发病原因和对病人有何影响。减轻焦虑,以免因此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心搏增强和心律的变化,加重心悸。帮助病人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如通过散步、看书、交谈等方式。增加休息时间,睡前可用小剂量镇静剂以改善睡眠。指导患者不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及时更换引起心悸的药物。
细菌性肺炎饮食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呼吸衰竭的症状
意识障碍 紫绀 休克 呼吸困难 扑翼样震颤 气急 呼吸衰竭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上肺纤维化明显 指甲特大有纵纹而手指细
1.按动脉血气分析
(1)Ⅰ型呼吸衰竭
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氧疗是其指征。
(2)Ⅱ型呼吸衰竭
缺O2伴CO2潴留(Ⅱ型)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解决。
2.按病变部位分类
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按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所致代偿失调,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