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法
(1) 目的:
① 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时,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
② 作诊断性检查。
③ 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④ 输液或输血。
(2) 部位:
① 四肢浅静脉: 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腕部、手背、足背、踝部的浅静脉。
② 小儿头皮静脉。
(3) 操作步骤:
① 携物床前核对解释,戴手套,选择合适静脉。
② 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枕,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止血带末端向上, 用2%碘酊消毒皮肤,待干后以70%乙醇脱碘,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③ 再次排气,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示指固定针栓,针头与皮肤呈2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回血证明针头已经进入静脉,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压脉带,嘱病人松拳,缓慢推药液。
④ 在注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必要时试抽回血。
⑤ 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血管穿刺处皮肤,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压迫片刻,以免出血。再次核对安瓿药名。随即拉开注射器活塞浸泡在消毒液中,脱手套。
(4) 注意事项:
① 静脉注射宜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和易于固定的静脉。
② 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保护静脉,应有计划地由小到大、由远心端到近心端地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③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注射局部以及病情变化。
④ 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盛有等渗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等渗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调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
(5)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① 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至皮下。
② 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
③ 针头刺入太深,穿破对侧血管壁,没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疼痛感。
④ 注射过程中,针头固定不好而脱出血管外。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护理
(1)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① 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阻塞: 胸闷、气急伴濒危感,由于喉头水肿和肺水肿所致;循环衰竭: 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脑缺氧: 头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② 血清病型反应: 发热、皮肤瘙痒、荨麻疹、腹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③ 各器官或组织的反应: 皮肤反应: 皮疹(荨麻疹)、皮炎,甚至发生剥脱性皮炎;呼吸系统反应: 哮喘(首发或者诱发);消化系统反应: 腹痛便血。
(2) 青霉素过敏发生的时间: 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青霉素皮内试验或注射药物的过程中,或注射药物后呈闪电式发生,也可以发生在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内,也有发生在用药后30分钟左右,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3)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原则: 立即停药,就地抢救,争分夺秒。措施: ① 立即平卧(有利于脑部血液供应),保暖(循环衰竭),氧气吸入。② 注射肾上腺素: 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剂量为0.5~1.0ml,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也可行气管内给药,直至病人脱离危险。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强血管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③ 呼吸抑制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进行气管切开。④ 根据医嘱给药: 激素、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等。⑤ 心脏骤停的处理: 立即胸外心脏挤压,同时实施人工呼吸。⑥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的意识、生命征、尿量变化,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