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二)大便检查
(三)血液生化检查
五、治疗原则
1.调整饮食 强调继续进食,满足生理需要。但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
2.控制感染 对70%的患儿表现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水样便腹泻,一般不用抗生素,选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避免用止泻剂,对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及新生儿、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选用抗生素。
3.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4.对症治疗 腹胀明显者可用新斯的明皮下或穴位注射,或肛管排气,为低钾者应及时补钾。呕吐严重者可针刺内关穴或用氯丙嗪肌肉注射。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药。
5.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六、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症状体征
3.实验室检查
4.社会心理因素
七、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不足 与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腹泻、呕吐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 与肠道感染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尿布使用不当有关。
5.知识缺乏(家长) 缺乏合理喂养知识、卫生知识、腹泻预防及护理知识。
6.潜在并发症 酸中毒,低血钾,低血钙。
八、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
1.患儿腹泻、呕吐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大便性状正常。
2.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体重恢复正常,尿量正常。
3.患儿体温降至正常。
4.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
5.患儿家长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护理患儿。
九、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2.监测体温,控制感染
3.严密观察病情
4.注意排便的情况
5.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6.臀部护理
十、健康教育
1.合理营养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指导患儿家长准确配置和使用ORS溶液
4.增强体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