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在分娩时出现“胎儿窘迫”,其原因为
A.胎儿畸形
B.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C.母体血氧含量不足
D.胎盘功能减退
E.脐带血运受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由于自身原有心功能较弱,母体血氧含量不足而导致分娩时出现胎儿窘迫。
2.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产程处理正确的是
A.第一产程不易发生心衰,可一般护理
B.第二产程一般不予手术助产
C.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产妇注射麦角新碱
D.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产妇注射吗啡
E.胎儿娩出后应立即娩出胎盘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第一产程中严密监测,预防感染。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应尽量缩短第二产程,行阴道助产术(产钳或胎吸),避免产妇屏气用力,以减轻心脏负担。胎儿娩出后,立即腹部放置1~2kg重沙袋持续24小时,以防腹压骤降,周围血液涌向内脏而增加心脏负担。按医嘱立即给产妇皮下注射吗啡5~10mg,以镇静、减慢心率。产后子宫收缩不良者,应按摩子宫,同时可静脉或肌肉注射缩宫素10~20U,,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注意禁用麦角新碱,以免静脉压增高而发生心衰。
3.对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产后护理中,哪项是错误的
A.产后24h绝对卧床休息
B.严密观察心功能情况
C.心功能Ⅰ-Ⅱ级者可哺乳,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D.产后住院期与正常分娩者相同
E.心功能Ⅲ-Ⅳ级者应劝其绝育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产后最初三天内尤其是24小时内,仍是心理衰竭发生的危险时期,因此必须加强监测,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一周左右时间。
4.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最易发生心衰的时间是孕
A.24~28周
B.32~34周
C.28~32周
D.34~36周
E.36~38周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孕6周开始血容量逐渐增加,至孕32-34周达高峰,平均增加35-45%,所以最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5.心脏病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贫血
B.胎盘早剥
C.产后出血
D.心力衰竭
E.心律失常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妊娠期母体循环增加,特别是32-34周达高峰,使心脏负担加重,妊娠后期心脏大血管扭曲,易使患心脏病的孕妇发生心力衰竭;分娩期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易使不良的心功能进一步减退而引起心衰;产褥期最初3天,大量血液和体液进入体循环,加重心脏负担,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
6.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分娩期处理,不正确的是
A.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B.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
C.产后出血时,立即静脉注射麦角新碱
D.不要让产妇屏气用力
E.产程进展不顺利时,立即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期处理的关键是减少心脏负担,要采取B.D.E项的措施;为了预防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A选项也对;但是在产后出血时,为预防宫缩乏力,可使用缩宫素,但禁用麦角新碱,因为麦角新碱会增加静脉压,诱发心衰。
7.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B.妊娠32~34周时血容量达到最高峰
C.第二产程心脏的负担最重
D.心功能不全可以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
E.产后2~3天心脏负担减轻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产褥期的前3天内,子宫收缩和缩复使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且产妇体内组织间隙内潴留的液体也回流至体循环,体循环血量再度增加,故心脏负担仍然甚重,也易导致心衰。
8.孕妇王女士,34岁,初次怀孕,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该产妇在分娩期应注意的问题中,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规吸氧
B.胎盘娩出后,腹部放置10kg沙袋
C.注意保暖
D.注意补充营养
E.采取产钳助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为了避免分娩期胎盘、胎儿娩出后,腹压骤然下降,回心血量突然减少诱发心衰的情况,心功能不佳者,胎盘娩出后,腹部应放置l~2kg重沙袋。
9.孕妇王女士,34岁,初次怀孕,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该产妇的卧位最好是
A.平卧位
B.右侧卧位
C.左侧卧位
D.半卧位
E.随意卧位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心功能不全者宜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10.孕妇王女士,34岁,初次怀孕,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该产妇的产褥期护理,正确的是
A.产后的第1天,最容易发生心衰
B.为了早期母子感情的建立,不要让别人帮忙
C.积极下床活动,防止便秘
D.为避免菌群失调,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
E.住院观察2周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产后3天内是最容易发生心衰的危险时期,产妇需充分休息。为了预防感染,产程开始后就应使用抗生素直至产后1周左右,并应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