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19护士资格《实践能力》练习题汇总
1、患者男性,64岁.高血压、冠心病史5年,入院血压195/135mmHg,经治疗后稍有下降,但时有波动,患者精神紧张焦虑,护理中不妥的操作是
A.测得血压值偏高时应保持镇静
B.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保健知识
C.安慰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D.将血压计刻度面向患者以便患者观察
E.测后与原基础血压对照后作好解释
2、患者女性,27岁。因脑外伤昏迷入院,为供给营养和水分给予鼻饲。为患者插鼻饲管至15cm时要将患者头部托起,目的是
A.减轻患者痛苦
B.避免患者恶心
C.避免损伤食道黏膜
D.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
E.使喉管肌肉舒张,便于插入
3、患者女性,28岁,手术出血约800ml,现需输入600ml血液。每输完200ml血液,再次输入另一袋血之前,应滴注
A.5%葡萄糖
B.复方氯化钠
C.0.9%氯化钠
D.3.8%枸橼酸钠
E.5%葡萄糖氯化钠
4、患者男性,65岁,因脑血栓后遗症,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入院时护士发现其骶尾部皮肤发红,除去压力无法恢复原来的肤色,护士使用50%乙醇按摩局部皮肤的作用是
A.消毒皮肤
B.润滑皮肤
C.去除污垢
D.促进血液循环
E.降低局部温度
5、患者男性,45岁,多次测得血压均为125/85mmHg,应考虑患者为
A.低血压
B.高血压
C.脉压大
D.正常血压
E.临界高血压
6、患者男性,32岁,持续高热2周,体温40℃左右,日差超过1℃。脉搏108次/分,呼吸26次/分,患者神志不清,精神萎靡,食欲差。此患者体温热型为
A.不规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稽留热
E.波浪热
7、患者男性,29岁,持续高热3周,护士在评估过程中,发现患者体温降至36.6℃,患者神志清醒,请分析退热期的特点
A.产热多于散热
B.散热大而产热少
C.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
E.散热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压计刻度应该面向护士,便于护士观察,而不是患者。
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 :传统的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是在插胃管前去枕,协助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弧度,便于管端后壁滑行,徐徐插入至预定长度。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法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往往难以奏效,其原因在于这类患者咽部组织松弛、舌根后坠堵塞了口咽部通道,将患者头部托起难以改善堵塞状况。
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每输完200ml血液,再次输入另一袋血之前,应滴注0.9%氯化钠。
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护士使用50%乙醇按摩局部皮肤的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
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压正常值: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
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 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回归热 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5.波浪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体温就上升到最高点,称为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体温逐渐升高,在数日内上升到最高点,称为渐升,如伤寒。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
(3)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体温急剧下降称为骤退,如大叶性肺炎;体温逐渐下降称为渐退,如伤寒。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