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开题在即的护理研一,还是深耕一线多年的护士老师,问起护理科研如何入门,导师和师兄师姐们总是给到类似的答案——多看文章。
但是没有科研基础,在尝试阅读一段时间以后,要么觉得晦涩难懂、进度太慢,要么走马观花,根本记不住看了什么。
那么如何提升效率、更为科学的阅读文献呢?
首先,要带着目的去看文献。
初涉科研,因为没有已经拟定的研究方向,文章往往是拿来就看、照单全收。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也不知道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一篇都像做阅读理解一样,一个字不放过的去读,不仅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到头来也得不到有用的信息。
事实上,科研本就是个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带着疑问去看文献,也就不存在问题的解决和阅读效果的评价。
在科研的不同阶段,文献阅读有不同的目的。
对于发愁选题的同学,可以更多倾向于泛读,甚至浏览期刊目录即可,看看现阶段大家在做什么,对自己的研究有没有参考价值。
对于已经确定选题的同学,我们的重点当然就可以改为关注整个研究的设计以及如何开展。
比如我们决定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就可以参考图中岳建华老师的文献;
对于样本量如何计算、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如何撰写知情同意书等内容,则可以直接打开类似的硕博论文,对以上问题往往都有比较完整的展示。
总而言之,带着目的去查找文献,我们才能在每次阅读后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其次,阅读高质量的文献。
带着问题去文献里寻求答案固然是好,但是文献质量参差不齐,作者水平各异,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文章可能就有不同的处理。
谁说的是对的,谁说的是错的?有没有标准答案?
「科研小白」容易犯的错误是阅读自认为好的文献、看起来不吃力的文献。
事实上,不同研究类型的文献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方式,但是对于初涉科研的同学来说,一时较难掌握,但也不意味着就没有办法。
例如英文文献,我们可以通过 JCR/中科院分区和影响因子「简单粗暴」的判断一下文献质量,而中文文献则可以根据来源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来甄别。
但是需要知道,这种方式并非评价文献质量的科学标准。
最后,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找到高质量的期刊,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汲取,时间久了,也不免受到「遗忘曲线」的影响,今天看的文献明天就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常常要用到前人的研究基础,因此,及时的记录和积累很重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科研素质的培养都是建立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那么如何记录呢?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下是笔者采取的记录英文文献的方式,大致包含文献一般信息和结果与局限等内容,自觉有所裨益,不一定适合于所有读者,在此仅提供给大家参考。
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多看文章是通往科研的必经之路。重点是带着问题去看,看高质量的研究,及时地记录所得。
有同学甚至打趣说「日看论文三百篇,不会科研也会编」,虽是戏谑之言,但也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最后祝每个身处阅读迷茫的老师和同学都能早日拨云见月,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