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效学概述
(一)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1.激动剂和部分激动剂
(1)激动剂(agonist):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拮抗剂(antagonist):有亲和力、没有内在活性。
(2)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有亲和力、内在活性不强。
2.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
(1)竞争性拮抗剂:①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与受体结合,但缺乏内在活性,结合后非但不能产生效应,同时由于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剂的效应,但可通过增加激动剂浓度使其达到单用激动剂时水平;②拮抗剂与激动剂相互竞争与受体结合,可降低激动剂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但不降低内在活性。
(2)非竞争性拮抗:①拮抗剂与激动剂虽不争夺相同的受体,但它与受体结合后可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或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争夺同一受体,但由于共价键作用,与受体结合比较牢固,呈不可逆性,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②拮抗剂可降低激动剂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内在活性。
(二)药物作用机制
1.非特异性药物作用
(1)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通过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
2.特异性药物作用
结构特异性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如酶和受体)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作用,大多数药物属于此类。
①通过对受体的激动或拮抗,如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
②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如麻黄碱除兴奋受体外,还可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大剂量的碘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
③影响自身活性物质,如阿司匹林影响前列腺素合成;
④影响酶活性,如喹诺酮类影响DNA回旋酶活性而抗菌;
⑤影响离子通道,如局麻药抑制Na+通道。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1.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称为构效关系。
(1)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可通过同一机制发挥作用,引起相似或相反的效应。
(2)药物结构的改变
(3)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药效乃至毒性。
(4)药物作用的特点取决于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生化反应的专一性,而后者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
2.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1)量效关系曲线
①药物只有达到最小有效剂量才能起效;
②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与效应成正比;
④在效应为50%最大效应时,机体对药物反应最敏感;
⑤效能: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⑥效价:产生一定效应的剂量差别;
⑦ED50:半数有效量;
⑧TD50 和LD50。
(2)从量效关系曲线看亲和力、内在活性
(3)剂量的概念
①阈剂量即最小有效量 ②有效量 ③最小中毒量 ④中毒量 ⑤致死量(lethal dose);
⑥极量:出现疗效的最大剂量称为极量,是安全用药的最大限度。
3.药物安全性评价
(1)治疗指数(TI,therapeutic index):LD50/ED50;TI越大,越安全。
(2)安全指数:LD5/ED95;
(3)安全界限:(LD1-ED99)/ED99;
(4)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四、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年人剂量的3/4左右。
2.性别
3.病理状态
(1)肝功能不全
①甲苯磺丁脲、氯霉素等,由于肝的生物转化速率减慢,因而作用加强,持续时间延长;②可的松、泼尼松等需在肝经生物转化后始有效的药物,则作用减弱;
③不经肝脏转化的药物使用不受影响,如在肝功能不全时可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
(2)肾功能不全
①肾功能不全致经肾脏消除的药物排泄减慢;
②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③头孢唑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3)营养不良
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
②肝微粒体酶活性低、数量少,药物代谢减慢;
③因脂肪组织较少,可影响药物的储存。
4.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1)个体差异
①量的差别:高敏性和耐受性;
②质的差异:免疫反应异常
(2)遗传因素
①少年型恶性贫血,维生素B12在肠内不能吸收
②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对治疗量的乙酰水杨酸、奎宁、伯氨喹、磺胺类药等可引起溶血。
③异烟肼乙酰化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慢代谢型者肝中乙酰化酶活性低,服药后异烟肼血药浓度较高,t1/2延长,显效较快。
5.种属差异
(1)种属差异
(2)种族差异:对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作用靶点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
①异烟肼乙酰化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中国人快代谢型者多,白种人中慢代谢型多。
卫生资格视频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微信搜索"考试吧卫生资格"
相关推荐: